
窗外是公園是一種什么感受?拐個彎還是公園又是什么感受?
初到深圳分配實訓單位時候,同線路隊員發一車,大家都望著窗外,搜尋深圳的新鮮景。“怎么又有個公園?這里公園確實多。”這是全車共同的觀點。“公園1000多個嘍!這里公園有的逛,隨便出門走走就有。”聊及公園時,駕駛員立即加入了討論,言語中滿滿的自豪。

“一天逛一個,逛遍深圳公園要用三年。”總感覺深圳時間走得快些,在這里已經過了一周多,還只是去過蓮花山公園參加了主題黨日活動。
從北方的海邊來,想去南方的海邊看看光景,于是和隊友選定了目標——深圳灣公園。
地鐵和深圳灣公園“門挨門”。出了地鐵口,藍天、白云、大海,沒有圍墻的公園,一切都可以自由享用。深圳的太陽很高,直直地曬在頭頂,對中午頭出門的人實在是一種“烤”驗;深圳的樹也很高,樹干奮力向上,有的拔到三四人高的地方才開枝散葉。公園小道里,樹葉合攏,在頭頂搭起了一個四面透風的遮陽帳篷。海風不停從樹冠下竄過,立刻就吹散了悶熱的感覺,仿佛帶來青島的清涼。

出門的時間很緊,只來得及在公園里步行500多米。而這短短的距離,就看到5位保潔人員忙碌的身影。有的清掃樹葉,還有的蹲在地上用小鐵鏟使勁兒刮著地上僅有的幾塊黑色油污。公園的其他工作人員也沒有躲在屋里避暑,而是穿著印有“公園服務”的馬甲騎著自行車在公園里轉圈,不時從我們身邊經過。整潔的環境,貼心的體驗,誰還忍心在這里留下新的“污點”呢?
半個小時的公園之行,賞心悅目,心情舒暢。

可惜涉足太少,不能一睹全貌。公園全長13公里,幾乎占據了深圳灣沿海全線,在寸土寸金的深圳顯得有些奢侈。但對老百姓來說,綠水青山就在身邊,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深圳灣公園雖是佼佼者,但也只是深圳1206個公園中的一個。時間退回20年,深圳的公園總數只有110個。20年間,深圳公園數量多了整整10倍。打造“公園城市”這項民生工程還未停住腳步,“這些年一直在建公園,現在也還在建”。根據深圳《公園城市規劃綱要》,到2025年,公園數達到1500個;到2035年,達到2000個。也就是每平方公里一座公園……
一座“公園城市”,打造的是全民共享的宜居環境,反映的則是深刻的以人為本的價值觀。(青島市第六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 趙哲龍)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