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機器人“藝術家”Ai-Da在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舉行了一場《Ai-Da:機器人肖像》展覽。官方介紹中以“類人生物”來形容Ai-Da,說“她”是“史上第一位超現實主義AI機器人藝術家”,不但會畫畫,還是一名表演藝術者。
Ai-Da的設計者Aiden Meller表示,希望通過這樣一場展覽來挑戰人類對于“身份”這個概念的理解。
Ai-Da怎么會“畫畫”?
Ai-Da是一臺非常精密的機器人。它眼中裝備的相機配備有面部追蹤技術,然后相機關聯了一套AI技術,可以與一個電腦平臺互通互動。當Ai-Da通過一面鏡子拍下自己的形象,得到一張照片,它就會將這張照片的信息傳遞到AI手臂,手臂部分就會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在一張紙上繪出一幅看上去像星座圖的抽象線條圖案——這就是Ai-Da的自畫像了。
所以,其實現在展出的Ai-Da自畫像還是經過了后期人工加工過的。準確地說,這張自畫像最終的成品,是由一位真正的人類女畫家Suzie Emery根據Ai-Da所繪的“星座線條圖”加工而成的。
Ai-Da的共同設計者Aiden Meller則將Ai-Da的藝術作品風格稱之為“shattered”,大概就是指畫作有“支離破碎”的意思。據他介紹,Ai-Da每45分鐘就能完成一幅繪畫作品,它的每次工作過程都是唯一的,在完成“繪畫創作”后,它所留下的“創作路徑”都會被刪除,因此它的每幅作品也可以說是“無法復制”“獨一無二”的。
創作讓它有了“藝術家的個性”
設計者Aiden Meller認為,Ai-Da在“創作”過程中,應該算是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并“創作”出了獨特的作品。當然,Ai-Da本身并不是真的“活著”,只是具備AI功能的機器人。
Ai-Da的展覽將展出一系列自畫像作品,是它通過鏡子拍攝自己的畫面后,所創造的藝術畫作。
Ai-Da的名字來自于一位數學家艾達·洛夫萊斯。Ai-Da的所有工作其實都源于大量的數據分析、編程。但現在它因為這些繪畫作品及作品展,已被稱為“第一個超現實的人形AI藝術家”。
它其實早在2019年6月12日至7月6日就在英國牛津大學圣約翰學院的Barn畫廊舉行過作品展,作品包括有素描、油畫、雕塑以及影像作品,主題為“無定式未來 ”。其中那些雕塑作品也是根據它所繪的“星座線條圖”后期人工加工而成的——由瑞典的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從她的繪畫中渲染出形象輪廓,再用蠟打印3D模型,最后用青銅鑄造。
設計者稱,Ai-Da的新穎之處在于她的外表和“藝術家的個性”。
據說,2019年時的作品展已讓Ai-Da的藝術品實現了超過100萬美元的收入。這一次的展覽期望又能有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