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青島棗山小學的陽光劇場里正在進行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數學英語課,臺上講課的是棗山小學教師,臺下聽課的是一群特殊的“學生”——五年級全體家長。學校領導參加了這場新穎的見面會。

呂梅副校長開場主持之后,這群特殊的“學生”開始課堂學習。一小時的課堂分為語文、數學、英語三個時段,青島棗山小學孫琳老師、林曉老師、曲躍躍老師帶領這群特殊的“學生”分別了解了語文、數學、英語教材內容。孫琳老師以《楊氏之子》為例、林曉老師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為例、曲躍躍老師以《Module 6 Unit 1 We’ll see lots of very big stones.》為例,請家長做學生,展示了課例教學過程。課堂上,“學生們”有的積極發言,有的比較拘謹,有的妙語連珠引得滿場掌聲,有的英語朗讀引得大家嘖嘖稱贊。







課堂最后,呂梅副校長幽默地夸獎“學生們”聽講認真,課堂紀律好,并邀請劉巖林校長來做課堂總結。劉校長代表學校感謝家長們的積極參與,感謝老師們展示的精彩課堂片段,并與家長進行了精彩的現場提問和交流:

劉校長:有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先做個小調查:這一小時里沒有走神兒的“同學”請舉手(家長們都舉起了手)。剛才臺上的“學生”聽講秩序非常好!可大家知道嗎?平時孩子的課堂會經常有狀況發生,老師們不但要講課,還要隨時調控課堂秩序,所以有你們這樣的“學生”,老師一定非常開心!

劉校長:當了一小時的小學生,請你們談談感受吧。
家長:現在的教材真是有難度啊,剛才老師提問的時候,我很緊張呢,以后我要提醒孩子做好課前預習,這樣課堂上學習效率會更高。
劉校長:現在的教材的確不比之前,所以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學習有困難,您是要發脾氣“你為什么這么笨?你為什么學不會?你看人家怎么能學得那么好”呢?還是需要靜心想辦法幫助孩子呢?如果我們的孩子學有進步,您是不是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呢?(家長們沉思)


家長:剛才上課的老師們備課非常認真,為了講長方體專門錄制了用土豆切成長方體的視頻,為了講英國巨石陣還專門搜集播放了視頻。為了孩子們的學習,老師真的是非常認真,非常辛苦!感謝老師們!
家長:我們平時想輔導一下孩子的學習,拿過教材來看看,說實話摸不著重點,今天聽老師介紹教材,明白了很多,這種方式很新穎也很有收獲。
劉校長:這位家長說的這點正是我們本次活動的目的之一。之前很多家長提出來:平時想幫助孩子,卻苦于不太了解教材,今天我們就幫忙家長了解一下。(走到另一位家長面前)這位家長是今天第一位發言的,孫琳老師剛才表揚您聽講很認真,發言很棒,請問您什么心情?
家長:孫老師一表揚,我很開心。
劉校長:其實,您的感受就是孩子們課堂上真實的感受。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您的孩子經常能夠通過發言獲得這份開心,會對他的成長產生什么影響呢?反之,又會有什么影響呢?這份開心帶來的是肯定,是鼓勵,我們作為家長和老師,該如何幫助孩子來獲得這份開心呢?


通過現場提問和交流,劉校長總結說,家長們已經明白了我們活動的意義所在:幫助家長們了解學習教材、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方法和過程;加強對教育工作和對教師的理解,加強與老師的溝通;同時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并且和老師一起想法設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劉校長還就今后的家校工作提出了幾點中肯的建議,老師們和部分家長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

在活動反饋表中,家長們紛紛留下真實的感受。
李宇軒的家長: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這樣新穎的學習機會,認真聽完三科教師的講課,深刻感受到我們學校良好、專業的教學氛圍,也了解到一些有效的家庭輔導的方法,受益匪淺。
徐一媛的家長:通過一堂課學到很多東西,深深感受到老師的辛苦和不易,感受到當學生也很不容易,以后要對孩子更有耐心,多關注,多鼓勵。
宋恩祺的家長:今天的課堂讓我再次感受到校園生活的美好,老師們的耐心講解,讓我學習很多,感謝老師們多年來對孩子的關心和培養。





“家長來做小學生”,是青島棗山小學推出的一項富有創意的家長學校課程,是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好地“傾聽民意,回應關切,辦好教育”,更好地落實《青島市教育局關于建立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三長”見面活動機制的通知》工作要求,“家長來做小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加深理解,加強溝通,傳遞教育溫度,提升育人品質。(通訊員 宋娜波)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