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31日訊 “我為群眾辦實事”是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工作載體,也是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生動實踐。即墨藍村街道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群同心?共建家園”、“社區一線黨旗紅”和駐村蹲點大走訪等主題實踐活動,把黨史中汲取的養分和智慧,轉換為為民辦實事的具體行動,進一步增強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黨群同心共治理,真抓實干促實效。自“黨群同心?共建家園”主題實踐活動啟動以來,藍村街道主動對接相關單位,理順工作運行機制,確定項目清單,并對活動進行全程紀實。來自區人大辦公室、財政局、商務局、工信局、金融監管局、國際陸港等單位的412名在職黨員、藍村街道815名機關干部和村干部,劃分為57個工作小組,各區直部門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中層干部合理編排在工作小組內,建立起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托底、中層干部抓落實的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機制。目前已聯合開展了3次共建活動,全部下沉村莊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累計清理街巷170條,農村垃圾、六大堆700余處。5月29日,藍村街道召開部門包村工作組組長會議,共研究確定287項的工作項目清單,結合部門職能,在搞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同時,會同村莊共同做好黨的建設、產業發展、村莊治理、生態建設、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研究建立“干部聯黨員、黨員聯戶”工作臺賬,186名村干部與2600多名黨員建立聯系,確保“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實現深入發動,全員參與。

結對共建促提升,攜手并進謀發展?!吧鐓^一線黨旗紅”主題實踐活動推動“雙報到”向網格和居住小區延伸,區直部門9個單位的260名黨員與2個城市社區11個網格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機關黨員沉下格、樓院黨員浮出格、轄區黨員融入格、在職黨員回歸格”為主要內容的“四進網格”行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月21日,藍村街道政和路社區黨委和共建單位國際陸港黨工委聯合開展“學黨史、看變化、促發展”主題參觀活動,30多名社區黨員代表和居民代表,走進美餐即享機器人餐廳,乘坐大巴車沿途參觀了即墨城際軌道交通配套基地、濟鐵物流園、跨境電商小鎮等項目。國際陸港的黨員們來到華駿首府網格黨群服務站報到,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和環境整治提升”主題黨日活動,同社區人員一起對轄區內衛生死角、雜草雜物等進行了集中清理,使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國際陸港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會充分發揮在職黨員進社區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互幫互助,創新融合,不斷推進雙方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駐村蹲點大調研,為民辦事解難題。為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服務意識,扎實做好換屆選舉“后半篇”文章,藍村街道開展“學黨史、訪民情、辦實事”駐村蹲點大走訪、大調研活動,組織區管干部、中層干部及機關干部成立19個駐村蹲點工作組,深入社區、村莊、群眾當中,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了解群眾期盼訴求。走訪過程中,三里網格群眾普遍對小西南村的排水不暢問題表示不滿,雖然網格每年汛期都會進行走訪慰問和實地查看,幫助群眾排水,但治標不治本,本次工作組針對這一歷史遺留問題,找到相關部門進行現場勘測,計劃于近期安排施工重修排水溝,進行全面的疏通和清理,并進行硬化,將問題解決在源頭。目前工作組已排查村莊黨員、村民代表、“五老”等重點人員613人,排查解決問題113個,確定調研課題30個,通過創辦工作簡報,通過工作動態、特色亮點、心得體會、黨史故事四個欄目,充分展示駐村蹲點工作風采。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藍村街道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各項主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聚焦為民辦事解難題,凝聚組織合力、強化調查研究、開展志愿服務,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千方百計惠民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孫璐 文/圖)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