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我為群眾辦實事
市南區創新成立消費糾紛調解中心,讓市民“放心消費”
消費糾紛投訴,回訪滿意率99%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日訊 日前,青島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接到了一通特殊的電話。“我想通過12345對幫我解決困難的市南區消費糾紛調解中心的工作人員說聲謝謝。”這通電話來自市南區居民鄒女士,她此番撥打12345熱線電話并不是有問題要投訴,而是特地致電感謝一位她不知姓名的工作人員。
記者從鄒女士處了解到,她于2019年12月在某品牌健身館花費4200元辦理了一張5年期的通用卡。彼時,位于香港中路的一個門店還在會員卡的通用范圍內。但今年春天鄒女士再次來到該門店健身時卻吃了“閉門羹”。對此該品牌健身館告訴鄒女士,該門店在2020年就從品牌中獨立出去,他們不再承認鄒女士會員卡的有效性。與商家多次溝通無果后,鄒女士只好在“五一”假期前一天撥打了12345熱線求助,沒想到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就接到了來自市南區消費糾紛調解中心的電話。
經消費調解中心專業律師向商家闡明相關法律規定,并反復溝通后,最終該健身館同意了鄒女士辦理轉卡的要求。“為了解詳情,調解中心的工作人員兩個小時內給我打了三次電話,并且很快把問題解決了,這一舉動讓我們老百姓很暖心。”鄒女士告訴記者。
市南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圍繞“放心消費在市南”品牌創建,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壓實經營主體責任,創新消費糾紛調解工作機制,通過組建法務團隊、在全省范圍內創新成立消費糾紛調解中心等方式,將消費投訴的回復時限從5天縮短至3天,其中游客投訴占比較大的西部調解中心九成投訴可在一日內處結。運行數月以來,市南區消費者回訪的滿意率從此前的86%提升至99%以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實習生 徐鋒)
西海岸新區圍繞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民生實事發起三項特色活動
萬名黨員走訪,面對面解決難題
本報6月1日訊 “盼了多少年了,產權證不但能辦了,還是工作人員上門來辦,心里說不出的高興啊!”日前,西海岸新區濱海街道鳳凰社區的王大爺告訴記者,鳳凰社區拆遷安置多年,因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沒有為居民辦理產權證書,群眾房屋交易、抵押、子女入學等受到影響。
“黨員入戶,就是要發現問題,為群眾辦實事。”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規劃中心綜合科負責人孫立彬在入戶走訪時發現這一普遍問題,馬上對接新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走進濱海街道海崖社區、鳳凰社區,分別開設“不動產登記流動服務窗口”,為舊村改造社區居民集中面簽,辦理產權證。“當天,我們為4個村莊799套房屋辦理了集中面簽手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辦理不動產登記。”
西海岸新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圍繞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民生實事三大方面,發起“我為群眾辦實事 第一書記見行動”“千名干部進千企 精準服務促發展”“萬名黨員入萬戶 辦好群眾身邊事”三項特色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細走實。
目前,區派150名駐村第一書記已常態化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入戶走訪,開展問題摸底排查專項行動,收集各類問題370余個,核實辦結問題165個。1033名企業服務專員均與所服務企業建立聯系,共收集到281家企業的545個問題,其中189個問題已由服務專員協調相關責任部門解決,356個問題已提交區級工作專班統籌解決。從全區各大功能區、區直部門(單位)、鎮街機關選派的1萬名黨員干部全部完成入戶走訪,走訪中發現問題992個,已辦理解決640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劉偉)

青島日報2021年6月2日2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