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歐洲杯到2018世界杯再到2020歐洲杯,連續贊助全球頂級體育賽事,這在中國企業中前所未有。這種將贊助世界頂級賽事進行到底的堅持,表達了海信堅持做自主品牌并成為世界級品牌的堅定決心。”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表示。
“造船出海”讓自主品牌暢銷海外
2006年,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正式提出“海信未來發展,大頭在海外”的國際化戰略。海信在當年正式成立國際營銷公司,把科龍的冰箱、空調海外業務并入,構建了實力強大的海外銷售平臺。

與中國企業當時大多選擇OEM “借船出海”方式不同,海信選了最難的“出海”之路——做自主品牌。海信認為,國際化必須是產品研發、制造、品牌和營銷等全方位的國際化,外界將此形象地歸納為“造船出海”。
海信內部經常說,企業走出去要有建立“根據地”的思想,不要想著進進出出,否則進去一次“花了錢”,出來一次“丟了人”。
隨后,海信陸續成立多個海外公司和分支機構,實現營銷職能的本土化,基本形成了全球的銷售布局,自主品牌銷售迅速提升。2012年,海信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占比突破40%,海信電視海外自有品牌占比歷史性地超過了50%。
今年,海信海外的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將突破80%。從2006年的不到10%到如今即將超過80%,海信把這條最難的路,正走得越來越寬廣。
綁定世界頂級賽事持續打造Hisense Spor
體育營銷是海信全球化品牌建設的戰略選擇。
全球最大傳播集團WPP Store歐洲、中東、非洲區及亞洲區首席執行官David Roth(大衛·羅斯)曾建言:“中國品牌的思路不應局限于產品發布,應該更多出考慮全面打造品牌形象。”
為了在海外提升海信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海信在海外市場的探索和嘗試從未停止。
贊助澳網公開賽,贊助德甲沙爾克04足球隊,贊助NASCAR汽車賽,贊助F1紅牛車隊……如果說歐洲杯是一次偶然,那么2018年世界杯則表達了海信的堅持——必須要成為全球知名品牌的堅持。

2018年海信贊助世界杯,避開使用球星代言人的套路,反向啟用人氣爆棚的好萊塢巨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跳出了“世界杯+球星”的邏輯,從而規避了球星因球隊失利出局而造成的關注度下降的諸多風險。左手“世界杯”,右手“好萊塢”,將高貴雅致的英倫范和激情四射綠茵場巧妙地碰撞結合,這也是世界一線品牌的主流操作手法。
2018年世界杯,據益普索世界杯賽前、賽后調研數據顯示,海信電視在國內的認知度提升了12個百分點,海信電視已成為電視品類消費者認知的第一品牌。
海信這幾年通過不斷綁定世界頂級賽事,持續打造Hisense Sport這一超級 IP,不斷把海信品牌推向高端,把海信品牌在全球帶到了新的高度。
體育大年助海信躋身世界一流
對海信而言,贊助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絕非僅僅是一次廣告營銷活動,海信的贊助行為不僅體現在品牌上,而是希望借此在人才、研發、制造和管理等要素上“更上一層樓”,真正躋身世界一流企業的俱樂部,這也是中國企業大踏步走出去的戰略探索。
“今天,走在這條路上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確信:海信正成為全球性品牌,海信正成為世界一流企業。今天,走在這條路上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確信:海信正成為全球性品牌,海信正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賈少謙表示。
今年和明年都是體育大年,歐洲杯、奧運會和世界杯等頂級賽事將陸續舉辦。這是品牌擴大傳播、躍升位階的絕佳時刻。曾經,可口可樂、三星、索尼等世界級企業和品牌,無一不是通過持續與世界頂級賽事綁定的策略,實現了品牌的躍升和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從而成長為世界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