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9日訊 “數字賦能”已經成為青島新的時代標簽,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今天上午,全省首個自然資源數字化協同平臺在西海岸新區啟用,通過“一機構服務、一張圖通管、一平臺通辦、一體系監測”,賦予每宗地塊一個編碼,相當于“身份證”,實現自然資源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這將有效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土地編碼,具體來講,就是給每宗地塊賦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相當于它的‘身份證’,通過這個編碼就可以看到該地塊的空間位置、全景影像、周邊情況等信息?!笔谐鞘幸巹澰O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實現了“一張圖通管”,即平臺集成土地、規劃、林業、耕地、生態紅線等30多類數據,構建國土空間一張圖數據基礎,實現自然資源數據的開放、透明和共享。在這“一張圖”中,新區所有的批地數據、供地數據、規劃數據等一目了然,每宗地的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貫穿批、征、供、建、監、驗、登等土地全生命周期,形成直觀可視的土地狀態一張圖和項目進度跟蹤圖,全面掌握新區土地資源使用情況。每宗地塊隨后產生的競拍簽約、規劃建設審批、竣工驗收、不動產發證等所有流程信息,都將在該編碼關聯的程序后臺動態更新,可以隨時掌握地塊項目進展,政府部門內部也可通過該“編碼”集成共享材料和數據。
據了解,這套平臺還能實現“智能化”分析,對項目選址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是否占壓生態紅線、是否重復批地、是否重復供地等情況進行規劃符合性審查,智能出具審核報告,讓土地資源管理更加精準、權威?!斑@大大提高了項目落地的效率,避免了很多無用功。”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此平臺還可實現“一平臺通辦”,即實現自然資源全業務數字化線上協同辦理。平臺打通發改、環保、城管、海洋等相關部門,實現各部門間線上數字化協同聯動,項目準入條件一次辦結,加快重大項目選址落地。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能記錄各環節辦理進度,全流程留痕,電子材料全網復用,自動形成電子檔案,辦理過程全程可追溯,提高了防范廉政風險的能力,是科技反腐的一次創新應用。
“自然資源數字化協同平臺的啟用,強化了區政府、功能區、鎮街、各部門之間的數字化聯動,增強了業務辦理協同性和準確性,為重大項目選址落地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有效增強了土地資源統籌和高效利用,對優化營商環境和加快項目落地具有重要意義?!蔽骱0缎聟^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何琳 趙亞文)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