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業系列報道 新能源汽車篇
接入新能源 青島“造車”駛入快車道
我市已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 將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發布的一季度產銷數據頗值得玩味:1至3月我國汽車產銷同比下降9.81%和11.3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卻同比增長1倍和1.1倍。毫無疑問,經過多年的政策引導和市場培育,新能源汽車正在釋放強大的市場空間。而在制造業領域根基深厚的青島,嗅覺敏銳,早已搶先布局這一高端制造產業。
兵貴神速。從最早引進北汽新能源青島分公司實現“零突破”,到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商用車基地、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相繼落戶的多點開花,青島新能源汽車制造不僅順利破題,而且推動整個青島汽車制造產業駛入了發展快車道。目前,我市已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不久的將來,這里有望成為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現狀
成國內最大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基地
有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正如青島汽車產業發力選擇了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突破口。近年來,青島抓住了國家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機遇,以招商引資和本地培育為突破口,形成以整車龍頭企業帶動,零部件配套穩步跟進,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發展態勢。截至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包括4家整車生產企業,7家關鍵零部件企業,產品以純電動汽車為主,整車總產能48萬輛,未來規劃產能58萬輛。數據統計,2018年,我市生產純電動汽車9萬多輛,實現工業總產值近百億元。
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4家整車企業中有3家企業以生產純電動乘用車為主,形成多點開花的局面。其中,北汽新能源青島分公司主要生產純電動經濟型轎車和交叉型乘用車,2018年生產90016輛,占全國純電動乘用車產量11.3%,成為國內最大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基地;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通過原生產線技術改造轉型生產純電動乘用車E200項目,3月份已小批量投產,產能10萬輛;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在生產傳統燃油轎車基礎上,開發了純電動版新寶來轎車,目前正在驗證性生產,產能8萬輛;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商用車基地)以生產純電動商用車為主,年產能純電動卡車5萬輛,現正開發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車型。
▲寶駿新能源E200正式在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下線并同步在青島上市。企業提供
升級
青島造電動車力拼高端智能化
隨著青島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多點開花,規模優勢逐漸顯現。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企業的產品不斷升級,向高端智能化突破,推動整個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9年4月16日,寶駿E100升級版(250公里續航)和寶駿E200升級版(250公里續航)在青島上市。這是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在青島打造的兩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它們不僅環保低碳,還接受工廠C2M定制化生產,更有汽車聯網、APP智能檢測等智能黑科技。“尤其寶駿新能源E200還搭載了全球首款集成式電橋,將電機及減速器合二為一,使得變速器噪聲及電機震動大大降低。” 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寶駿新能源主打創新性的產品定位、產品開發理念以及銷售、服務模式。因此,打造新能源汽車生態圈才是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的主攻方向。據了解,為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及應用,該企業與政府合作,成立了“政企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探索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目前建成專用車位348個,新能源充電站150個,充電設施1500個,新能源推廣運用示范小區5個,示范單位7個,示范街道5條,寶駿新能源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進入家庭的使用生態初步形成。
4月25日, 北汽新能源青島基地二期項目正式啟用,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EX3批量下線。據了解,北汽新能源青島基地二期項目于2016年10月啟動建設;2018年10月,工程主體建設竣工;2019年1月,通過了工信部生產準入資質審核。北汽新能源青島基地二期項目在工藝先進性、智能制造等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而該項目的落成,將進一步提升我市制造業的智能制造水平,推動我市汽車產業加快向新能源化方向轉型升級。具體到該車型來看,EX3屬于SUV,人工智能化是其最大亮點。“首款搭載 ‘藍小鯨’擬人交互系統,是北汽新能源人與車輛情感化的具體實現。” 北汽新能源青島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這樣說。除了人工智能,這款車還是北汽新能源首次實裝遙控駕駛功能,實現車輛在遙控狀態下無人自動駕駛、語音控制車窗和天窗等。
按照原計劃,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將于2019年3月底正式批量生產電動版寶來。但是,由于生產線的改造,這一生產計劃被推遲了。“我們也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空間,生產線改造完成后,除了電動版寶來,這里還會生產更多電動版車型。”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說,此次生產線改造是為了引入奧迪生產線,而下一步,電動版奧迪也會在這里誕生,“隨著青島分公司的逐漸成熟,勢必會引入更多車型的生產線。”
▲馳騁在西海岸地標建筑“貝殼橋”上的新能源汽車走進島城市民家庭。企業提供
集聚
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
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就像一塊塊磁石,不斷吸引著配套產業集聚發展。目前,我市已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首先是即墨青島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區內主要整車龍頭企業包括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重點發展純電動轎車和卡車,周邊聚集了海隆機械、一汽富維、一汽富奧等百余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入駐,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第二個是西海岸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集聚區內主要整車龍頭企業是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周邊匯聚了五菱專用汽車、中集環保等一批改裝車企業和知名電池企業青島力神等。
第三個則是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區內主要整車龍頭企業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帶動周邊形成一批零部件配套企業青島國軒電池、耐克森輪胎公司、東進電機公司、青島金沙江動力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產業鏈初步形成。
產業鏈
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企業紛紛落戶
產業集聚發展,使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快速壯大。在全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日益升溫以及青島本土新能源整車企業的帶動下,以動力電池企業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企業在青島迅速升級壯大。
北汽新能源落戶青島后,帶動主要動力電池生產商國軒電池緊隨落戶,為北汽新能源提供動力電池配套無縫對接。作為青島首家投產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青島國軒電池2017年生產動力電池1GWH,約可裝備1.2萬輛北汽新能源汽車。而今年二期4 GWH項目也已投產。國內另一動力電池主要生產企業力神電池在青島的4 GWH磷酸鐵鋰方型鋰離子電池項目建設正在推進,預計上半年投產。另外還有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華冠恒遠鋰電科技有限公司、青島中科華聯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電池材料生產企業也競相加入新能源汽車版圖。
除了鋰電池,我市漢河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正在積極從事氫燃料電池等產品研發。而在充電裝備領域,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技術和運營方面領先,首創電動汽車群智能充電系統,建有全球最大汽車充電云平臺,建設充電終端超過19萬個,占據46%國內充電市場。
目標
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目前,我市正加緊與國內外一批整車及核心關鍵零部件企業進行洽談對接,瞄準產業鏈薄弱環節,加大對整車引進力度,并力爭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以及電機、電控、氫燃料電池等核心關鍵零部件方面有所突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稱,我市還前瞻性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推動車聯網產業基礎設施和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建設。到2022年,力爭將我市建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