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焊裝車間工作。 梁孝鵬 攝
炎炎夏日,一個對青島汽車產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項目正在萊西姜山鎮如火如荼地建設中。7月初,北京汽車制造廠項目正式奠基。未來,這里將是青島首個汽車總部企業所在地。
更重要的是,項目從接洽到開工,只用時短短3個月,刷新青島汽車項目落戶記錄。這樣的“青島速度”,有人會大呼不可思議,但熟悉青島的人會視之為順理成章。
去年以來,青島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痛點、難點、堵點,點準穴位,逆茬刮鱗,以流程再造推動制度創新,構建更加優質的制造業產業生態。
北京汽車制造廠項目并非個例。東華鯤鵬產業生態基地、德國庫爾新材料車體、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惠科6英寸晶圓半導體功率器件等一大批項目的簽約、建設均跑出“加速度”。
歸結原因,離不開青島在政策制定、產業集聚發展、品牌培育、資源配置等四個方面的轉變。
政策制定,“政府端菜”變為“企業點菜”
產業政策是一座城市產業生態中最重要的一環。針對產業政策碎片化突出、精準度不高、企業獲得感不強等問題,青島全面推行決策實施公開機制,堅持政策從企業來、到企業去,激勵企業家出創意、投資者提需求,全方位參與拿出政策“第一稿”,全流程跟進政策制定各環節。
去年,具備全國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就是這樣誕生的。制定過程中,青島委托北汽新能源等車企全面梳理外地同行企業享受的各類政策,系統提出政策需求,并多次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廣泛征求吸納有關企業、協會、科研機構和部門意見,最終出臺的政策措施涵蓋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關鍵配套和示范推廣等產業鏈各環節,建立起供給側與需求側疊加互補的完整政策體系。
政策一經發布,汽車企業紛紛點贊。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等均有新車型導入,美錦、天發、奇瑞等企業來青投資。
目前,青島相繼推出生物醫藥、機器人等極具感召力的功能性產業政策,構建更加市場化、更具競爭力的政策支持體系,既能把項目引進來、短板補上去,又要讓企業發展好、市場活起來,實現了政策制定的“精準點穴”。
產業集聚,“同質競爭”變為“特色集約”
產業集聚發展是城市提升制造業能級的重要途徑。針對長久以來存在的工業園區主導產業不突出、土地利用不集約、資源集聚功能弱以及招商引資各自為戰等“低小散”同質化問題,青島大刀闊斧推進集聚區提升。
借鑒無錫、蘇州、武漢等城市先進經驗,《青島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出臺實施。首批遴選14個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創建標準明確主導產業、產出規模、四至范圍等約束性條件,以及整體規劃、產業層次、創新能力、招商引資等引導性條件,采取考核評價、擇優激勵、動態管理的“賽馬”機制,引導各區市和功能區加快工業園區整合擴容提升,推進低端過剩產能有序轉移,騰出發展空間。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一年一度的評選中,青島家電及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兩個示范基地獲評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數量位居副省級城市首位。
同時,針對傳統產業轉型提升,實施淘汰一批、優化一批、扶持一批“三個一批”分類處置,有序引導化工企業“進區入園”。全市形成以董家口、新河2個化工園區為核心,平度明村和萊西姜山2個橡膠產業集聚區以及森麒麟輪胎、瀚生生物、中遠佐敦、索爾維、奧迪斯5個重點監控點為擴展的“2+2+5”產業格局,高端化工產業集群效應初步彰顯。
品牌培育,“單打獨斗”變為“抱團出擊”
產業發展離不開品牌企業。上世紀90年代,青島培育的“五朵金花”蜚聲中外,但近年來面臨“后繼無人”的尷尬。
針對新銳企業品牌推廣難、成本高等問題,青島推動實施新一輪金花培育行動,建立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媒體互動、社會組織參與的金花協同培育機制,聚焦政策扶持、品牌傳播、品牌挖掘、品牌營銷,優化路徑、創新打法,激活了青島品牌經濟的創意創新創造活力。通過企業聯合“上央視、引流量、造聲勢”,“以老帶新”創品牌、“以大帶小”拓市場,實現城市與品牌共成長,取得了企業“單打獨斗”難以實現的效果。
2019年,青島按照“央視造聲勢、媒體提聲量、電商促銷量”的思路,開展“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主題宣傳,海爾、海信等“五朵金花”領銜100多家品牌新銳企業,集中亮相央視和各大媒體,抱團出擊阿里巴巴“品牌電商日”“超級產地日”,中小企業產品銷量呈指數級增長,48小時實現成交3.1億元。
“看到‘青島制造’宣傳片登上央視,在自豪之余,更加直接地體會到了青島這座城市的巨大力量,政府所給予我們青島企業的強大支持。如果說青島就像肥沃的厚土,那么我們企業就要爭做生長的大樹,不負這座城市殷切期盼?!?恒尼智造相關負責人說出了不少企業的心聲。
資源配置,“規模導向”變為“效益導向”
土地、能源、環境容量等資源要素約束日益趨緊是制造業發展不容回避的嚴峻現實。如何提高資源利用率?青島堅持“畝均論英雄”,借鑒浙江、江蘇等地成功經驗,推進“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改革試點。
2019年,膠州率先開展試點。對轄區508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了數據采集、綜合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同步研究差別化用地、用能、排放等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
今年,改革試點在全市推開。截至目前,11個評價區市全部完成畝產效益評價,規上工業企業發展“成色”一目了然。
依據評價結果,青島將在全市推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推動資源要素向利用效率高、產出效益多的企業集中,迫使資源消耗高、產出效益低的企業轉型升級或關閉退出,切實把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為主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傳統增長模式,轉到質量效益優先的集約型內涵式的高質量發展軌道上來。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