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6日訊 6月16日,觀海新聞記者從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了解到,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李滄區教體局認真按照李滄區委要求,緊密結合全區教體工作實際,圍繞黨的建設、教育教學、干部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入學校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一線,廣泛開展調查研究,著力解決教育突出問題,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全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取得顯著效果。

深入一線調查研究
立足一個“早”字
按照李滄區委部署要求,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黨組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對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進行研究部署。
一是細致做好調研準備。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黨組結合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科學確定了品質課堂、教師培訓、教育科研等7個方面的重點調研課題,結合黨員領導干部建立支部聯系點安排情況,利用期初調研、蹲點調研等形式,工作下沉,精力下移,問計于民,認真調查研究,切實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虛心傾聽基層意見。在開展調研活動中,既注重收集面上的問題,也注重發現點上的矛盾,既注重征求學校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也注重傾聽家長、學生的呼聲和要求,保證了調研工作的針對性、代表性和覆蓋面。據統計,調研共深入基層單位56個,開展調查1500余人次,征集意見建議679條,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通過情況通報、跟蹤督查等工作制度,形成了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黨組統一領導,各科室、各學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上下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面對群眾聽取訴求
圍繞一個“情”字
堅持把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與“三我”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優化和創新民聲傾聽機制,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訴求,積極實踐“聽、轉、辦、復、建、評”群眾訴求流轉辦理機制,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一是敞開大門傾聽民聲。在全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立以家長、校(園)長、局長為核心的“三長”見面活動機制,邀請家長走進校園,與校長(園長)和教體局負責同志共話教育,搭建家長、學校和教體局交流的平臺,深化家校溝通。“三長”見面活動已在李滄區69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和相關民辦學校全面鋪開,與超過3萬名家長面對面交流。
二是線上線下宣講政策。為進一步增強適齡學生家長了解招生政策,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在業務科室設置了招生服務專線,安排5人專職負責招生政策咨詢工作,日均咨詢受理量超150件;在全區公辦中小學開通49部招生入學服務電話,提供對應學區內的咨詢服務。同時,新開設李滄區義務教育網上服務站,為家長提供網上咨詢留言平臺。

注重解決實際問題
貫穿一個“實”字
通過匯總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形成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2021年工作要點,涉及8個方面44條具體措施,并逐項分解落實到業務科室,明確辦理時限,逐一抓好落實。
一是加快推進教育基礎設施建設。2021年李滄區計劃建成并投入使用1所小學、6所幼兒園,提供學位2880個,可有效緩解周邊適齡兒童入園和入學壓力。同時,推進15所學校、16所幼兒園的新建、改擴建工作,進一步對老舊學校進行教學環境更新,改善老舊學校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提升校園精致管理水平。
二是提高學校安全健康教育水平。加強校園安防力量建設,為49所小微園統一安裝“可視化”一鍵報警設備;加強近視防控主題宣傳教育,為全區6.7萬名中小學生及4歲兒童進行視力監測;做好學生心理健康介入,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育人全過程。
三是完善個性化教育服務。今年3月份,在全區39所小學同步啟動校內課后托管服務,惠及學生11000余人,切實解決家長接送孩子難題。
四是加快社會體育發展。目前,全區正在建設10條健身路徑、2處籠式場地、2處兒童樂園,通過加大體育設施建設力度,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李教媒)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