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21日訊 今天,上海海事大學特聘博士生導師聘任暨山東港口青島港、上海海事大學、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舉行。
此舉是山東港口青島港、上海海事大學、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三方聯合,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海洋強國戰略、交通強國戰略、海運強國戰略以及青島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戰略部署的有力舉措,將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共同促進山東省港口、航運、物流、海洋、自貿區、供應鏈等事業發展,加快推動青島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

活動中,山東省港口集團高級別專家、“連鋼創新團隊”帶頭人張連鋼獲聘上海海事大學特聘博士生導師,山東港口青島港、上海海事大學、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秉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以高水平政策研究和智庫建設、科技研發和產業應用、專業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合作主題,在資源共享、智庫建設與科技合作、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4個領域15個方面開展合作,具體包括開展聯合科技攻關,搭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研發平臺,組建聯合課題研究小組,積極推廣應用研究成果等。三方將通過召開聯席會等形式,聚力服務山東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港口、航運、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發展,促進自貿區、供應鏈創新發展,努力構建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戰略合作關系。
上海海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志鵬表示,多年來,上海海事大學堅持立足上海、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充分發揮自身教學優勢,為國家航運、港口、物流、自貿區建設等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取得累累碩果,上海海事大學能夠加入其中感到非常高興,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各方深入合作,共同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的又一新起點,期待大家抓住機遇、超前謀劃,在更大平臺、更廣闊領域取得嶄新成果。
青島自貿片區管委副會主任郭寶存表示,自區關港聯合創新機制運行以來,三方勠力同心,努力創新,攜手譜寫發展佳話,特別是今年以來,創新成果質量持續提升。此次協議簽署,區關港學戰略合作征程正式開啟,改革創新領域進一步拓寬,力度將進一步增強,期待在航貿金融等方面再接碩果,下一步,在區關港學戰略合作機制下,青島自貿片區將持續放大聯合創新效應,不斷加大重點領域突破,激發制度創新活力,為青島片區港航物流產業轉型升級、高級人才培養等注入全新動力。
黃島海關黨委書記、關長馮仲良表示,自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各方共同努力取得系列創新成果,今年以來,黃島海關立足實際,全面推進監管方式創新,確定15個關級自主改革創新重點項目,必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下一步,黃島海關將與各方進一步加強溝通,強化政策研究,爭取政策支持,在落實上下功夫,積極推動區關港學事業發展。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山東港口青島港黨委書記、董事長賈福寧表示,今年以來,在自貿區、海關等單位的幫助支持下,山東港口青島港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面向未來,希望以此次簽約為契機,持續提升合作層次、豐富合作內涵、擴大合作成果,聚力重大課題攻關,打造政策落地“新樣板”;聚力科技創新應用,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聚力營商環境優化,打造高水平開放“新高地”,為青島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貢獻區關港學力量。
據了解,山東港口青島港與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黃島海關、上海海事大學擁有有良好合作基礎。2020年,聚焦加快推動山東自貿區等政策落地,更好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黃島海關、山東港口青島港三方攜手成立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促成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保稅鐵礦混礦“隨卸隨混”監管模式、自動化碼頭無人卡口監管模式等創新成果落地,大大優化青島口岸營商環境,2020年,青島市獲“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第2名;青島市跨境貿易指標居國家營商環境評價跨境貿易指標測評第6位,較上年排名提升13位;青島西海岸新區在全國18個新區中,營商環境排第4名,跨境貿易測評第3名。
今年以來,得益于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策解讀持續強化、合作領域持續深化,山東港口青島港實現樞紐功能邁向新能級、港口服務鏈條新突破、港口盈利能力新提升。1-5月份,新增航線13條,新建內陸港1個,新開通海鐵聯運班列7條,船供油等新業務大幅增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