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有著種植花卉的傳統,多肉一進入國內,立即引起青州花卉種植者的關注,隨著品種日益豐富,電商勢力不斷涌入,多肉市場迅速崛起。6月22日,記者了解到,如今在青州,多肉種植企業、農戶超500家,擁有多肉品種超3000個,年產多肉超8億株,年產值20億元,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占全國多肉銷售市場總量的50%以上,部分產品還出口韓國、日本等國。
產
所種多肉以種苗為主 產品一直不愁銷路
走進位于青州市黃樓街道傲于店村的富之源花卉種植基地,各種各樣的多肉生長旺盛。麥稈、木糖醇、泡泡糖、血燕、冰燈玉露、月亮石等40多個品種的多肉,造型不一,讓人目不暇接。“現在是多肉的淡季,出貨少,你看到的這些多肉要等8月中下旬才能出售。”該種植基地老板張永平對記者說。
今年50歲的張永平種植花卉二十多年,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2018年,他開始嘗試種植多肉,銷量很不錯。嘗到甜頭后,他開始大規模種植。多肉一年四季都可以賣,價格穩定,市場風險較小。“從去年開始,我就主要種植多肉了,目前種了近300萬株。”張永平說,這些多肉銷售額將達百萬元。
張永平告訴記者,青州多肉種植以種苗為主,種植量大,價格便宜,產品遍布全國各地。他種植的多肉批發價格在每株0.3元到60元不等,銷往全國各地,以發物流為主。因多肉種苗品質好,他積攢了不少老客戶,產品一直不愁銷路。
除了老客戶外,張永平也發展網上訂單,給一些直播、電商平臺供貨,還有部分多肉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家。下一步,他計劃發展網絡直播帶貨,讓更多的客戶通過網絡看到他種植的多肉。
銷
產地做電商優勢明顯 網絡銷售成主渠道
位于青州市黃樓街道的AK多肉花卉基地內,在售多肉品種超350個,每天銷售數千單,旺季每天能銷售上萬單,有8位主播帶貨,網上直播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90%。
“這些多肉全部產自山東青州,這是‘隨變好看’套餐,里面有一棵玉墜,一棵紫樂,只要5.2元,還有一個‘萌萌噠’多肉套餐,只要8.6元了啊……”在該花卉基地的直播間里,男主播劉進正在通過快手直播,用充滿濃厚“青州味”的普通話向全國各地的買家們推銷多肉。
據該花卉基地負責人李華介紹,她經營網店已有7年多時間,幾年前她自己直播,發展到現在她的直播團隊已擁有8名主播,每天都通過網上直播間向全國的買家介紹不同的多肉產品。
盡管現在是多肉銷售淡季,但在該花卉基地的倉儲物配車間內,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進行打單、分揀、包裝工作。李華說,在多肉花卉產地做電商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品種眾多、儲備量大,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他們擁有超60000平方米的多肉種植基地,能滿足店鋪銷量的70%,剩余30%也都是附近村民種植的。
購
回老家買多肉養上癮 帶動身邊朋友網購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張女士愛好養多肉植物,家里的窗臺上擺放著密密麻麻的多肉,有冰燈玉露、蘭石蓮、姫朧月、火祭、桃美人、吉娃娃、桃蛋等多個品種。一株株多肉晶瑩剔透,顏色鮮艷,形態奇特,讓人愛不釋手。“每每看到我養的一窗臺多肉,心情瞬間放松很多。”張女士說,多肉好養活、占地小、長得“萌”、價格不高,深受她的喜愛。
張女士的這些多肉都來自青州。她老家是青州市譚坊鎮,后到北京定居。幾年前有一次回老家,同學帶她去了黃樓街道一家花卉市場,在那里她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多肉,當場購買了一大紙箱的多肉,帶回北京養。“養多肉上癮,越養越喜歡,就像養孩子一樣,會培養出感情。”張女士說。
張女士還留了老板的聯系方式,每次看到老板朋友圈里發新產品,她總忍不住買幾盆,讓老板發快遞給她。除了自己養多肉外,張女士還向身邊的朋友推薦老家的多肉,不少朋友紛紛開始養多肉。“我們購買都是通過發快遞,非常方便。”張女士說,老家的多肉品種多,價格便宜,即便是算上郵費,也很劃算。“有一次我在老家花15元買了一株多肉,同樣的一株在北京賣80元。”張女士說。(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