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共中央批準,“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于6月29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次頒授“七一勛章”并發表重要講話?!捌咭粍渍隆笔屈h內最高榮譽,隆重表彰一批為黨和人民作出杰出貢獻、創造寶貴精神財富的黨員。經過初審、考察和審議研究,最終產生了29名提名建議人選,其中作為戲劇界唯一入選者,“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2016年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藍天野入選,他在采訪中表示:“我現在常常跟一些年輕黨員說,時代不一樣了,我們那時候是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但他們現在是為中國共產黨長遠目標而奮斗!”
現在94歲高齡的藍天野,算得上仍然活躍在戲劇舞臺之上的最高齡的導演、表演藝術家。2021年,他不僅參演了北京人藝話劇《家》的演出,同時還導演復排了另一部北京人藝經典作品《吳王金戈越王劍》。同時,他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在2021年,隨著“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的新劇場落成,再導一部曹禺先生的作品作為獻禮“建黨百年”之作。在北京人藝院長任鳴的心目中,藍天野是一個大藝術家,有廣闊的情懷與思想境界,更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有著很高的政治覺悟,“作為一位紅色藝術家,他有著對祖國無比熱愛的胸懷”。任鳴說。

“七一勛章”獲得者藍天野。
受姐姐影響18歲成為黨員
作為家喻戶曉的戲劇表演藝術家,藍天野1944年考入當時的國立北平藝專油畫系(中央美院前身),實現了少年時就喜歡畫畫的志愿,基于對繪畫的情結,他矢志做一名畫家。但半年之后,1945年初,六年前離家出走、音信全無的三姐石梅突然回家,對藍天野的人生道路起了重大影響和改變。
三姐石梅早年受到先進革命思潮的影響,在抗戰爆發后,自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前往抗日根據地解放區,在晉察冀“挺進劇社”負責寫劇本,排演話劇,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就在抗戰勝利前夕,她再次接受黨組織派遣,只身回到北平,在中共華北局晉察冀分局城工部的領導下,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團結進步人士,宣傳黨的政策,發展黨員。在三姐的影響下,當年6月,藍天野開始參加革命工作。
早期,藍天野幫助石梅進行黨的宣傳工作,上級黨組織交給她一部短波收音機,可以收聽解放區電臺。每天晚上到了固定時間,她便將短波收音機組裝起來,將電臺里的內容記錄下來,由藍天野刻成蠟版,進行油印,再由姐姐出去散發。那一時期,藍天野受姐姐石梅的影響,接觸到了很多時事社論和文件,這其中就包括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進步書籍與評論。
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除了進行抗日宣傳工作,這一時期藍天野還成為了北平地下黨的交通員。據他回憶,那時候北平西郊的“西山”地區,已是解放區。藍天野每天會騎著自行車,帶著解放區需要的物資、文件等,在事先約好的地點和解放區的同志見面,與此同時,對方也會將需要轉交國統區的信息或物資讓藍天野帶回。藍天野回憶起這段經歷表示,年輕的自己當時并沒有考慮到風險的問題,一心只想為黨盡自己的力量。但經歷過那個特殊時期的人都清楚,其中的困難與危險不言自明。
據藍天野回憶,他本人是三姐石梅回到北平之后發展的第一個黨員,她多次向上級領導匯報,反映情況,最終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經上級黨組織研究批準后,藍天野于9月23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18歲。
因革命需要走上戲劇之路
參加革命之前,在國立北平藝專讀書期間,藍天野便是“沙龍劇社”的成員,雖非專業劇團,但當時已與同學蘇民,共同出演過《日出》。抗戰勝利后,在《雷雨》里,藍天野也曾飾演過“魯大?!薄{天野回憶,當時自己的主要任務,一邊參加劇團演出,配合學生運動。一邊從事革命工作,秘密發展黨員。
真正讓藍天野走上專業話劇道路的則是在1946年初,姐夫石嵐根據上級指示回到北平,成立“北平劇聯”,并以“祖國劇團”的名義重新開展革命活動。其間在成功塑造了話劇《青春》中的“紅鼻子”之后,藍天野隨即加入“演劇二隊”,正式開始了以演劇為專業的路。

1948年,隨著解放戰爭的全面爆發,根據革命形勢的需要,藍天野所在的“演劇二隊”和“祖國劇團”都需轉移到解放區。當時為了安全起見,根據組織要求需要臨時改名,他隨即將原名王潤森改成了“藍天野”,沒有任何寓意,一直沿用至今。
以黨員標準以身作則影響后輩
1952年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工作,任導演兼演員,在其長達70余年的藝術生涯里,作為一名黨的文藝工作者,藍天野始終堅守一個信念“服從組織安排,聽黨的話,跟黨走。藝術工作者要服務于人民”。1987年,藍天野從北京人藝退休之后,仍心系劇院的建設,無時無刻都在關心著劇院下一代人才的培養和發展,責無旁貸地為劇院繼承現實主義傳統和保證高質量的藝術水準把關。

2012年,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并紀念建院60周年,北京人藝創排了現實題材大戲《甲子園》,藍天野受邀擔任該劇藝術總監,言傳身教啟迪青年演員特別是剛入院的新演員,如今已經是北京人藝優秀導演的唐燁,當年也是通過這部作品初次接觸到藍天野。唐燁最深的感受是,“藍天野老師對于演員這份職業,內心始終保有一顆敬畏之心,他對待藝術上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嚴謹。”
唐燁回憶,當年每天9:30排練,藍天野總會比所有人早到15分鐘,充滿儀式感地沏好茶,打開劇本提前準備當天需要排練的內容,并等著大家的到來。哪怕他自己對人物有一些新的想法,他也會跟《甲子園》的導演唐燁商量,“導演,有個地方我想調整一下,你看可以嗎?”作為一名早已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始終帶著探討的態度來進行創作,這一畫面令唐燁至今想起都非常感動。另外唐燁認為,藍天野絕對算得上是一位活到老學到老的藝術家典范,他以身實踐了“藝術沒有界限”這句話?!八麩釔蹜蚯?,雖然年事已高,但是只要有時間,無論什么劇種都要去學習。他愿意跟年輕人討論,將近90歲時才學習用手機,發朋友圈,與周圍人交流,對生活有一種特別積極和向上的態度?!?/p>
2014年,藍天野執導了重排劇目《吳王金戈越王劍》。在兩個多月的排練過程中,他克服了年齡帶來的精神與體力上的困難,為該劇的成功演出付出了極大心血。2011年,為慶祝建黨90周年,北京人藝黨委決定重排獻禮劇目《家》,并邀請當年已84歲高齡的藍天野回歸舞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 93歲的藍天野再度演出了《家》中“馮樂山”一角,2021年重新復排了他摯愛的作品《吳王金戈越王劍》,令無數觀眾動容,而北京人藝演員盧芳則是從2011年至今,全程參與了這兩部作品的創作。

在盧芳看來,藍天野老師是一位特別可愛的“90后”藝術家。盧芳回憶,十年前,第一輪《家》開始排練的時候,藍天野就非常關心年輕演員,包括有些臺詞的邏輯重音,年輕演員不能很好的掌握的時候,他都會以長者的姿態耐心地予以指導。特別讓盧芳印象深刻的就是在臺下藍天野對于藝術的精益求精,排練過程中不僅對自己的臺詞了然于胸,而且還會研究與他有對手戲演員的臺詞?!拔医洺T谘莩銮鞍l現,藍老師要先把自己的道具準備好,而這些道具其實都有他自己的設計,并不是每場演出都在重復。我作為演員,每場演出其實都能察覺到他在表演或者道具使用上細微的變化,這是下一代年輕演員要學習的地方?!?br>
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時暨北京人藝“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即將落成之際,藍天野最大的心愿,便是在新劇場導演一部自己的“老院長”曹禺先生的作品,作為自己對于黨與新時代的獻禮之作。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