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很多爸媽給孩子準備了一次旅行。
我也常常在想著,要不要來一場。
怎奈這個暑期家中事多,難以脫身。
只能在家門口附近轉(zhuǎn)轉(zhuǎn)。
不過,有時一想,孩子需要的是我多一點用心的陪伴。
那么在家門口跟在外邊旅游,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比如陪孩子一起看看書,就是成本最低卻收獲滿滿的陪伴方法。
還有什么事可以做呢?

01.
帶孩子去鄉(xiāng)下吹吹風(fēng)。
前幾天跟朋友們談及自然教育。
我覺得孩子應(yīng)該去自然中動手、勞作。
只是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失去了這樣的機會。
看荒野求生、狂野非洲,不能讓我們親自感受。
而旅游,畢竟沒有生活體驗,如同隔著河岸望著它,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我常常跟新手媽媽說,多帶著孩子去接觸大自然,看看早上的陽光,看看天上的云。
摸摸小草,摸摸樹皮,遠比去早教班玩教具有用得多,也比在家里讓孩子玩玩具要強。
孩子也總是喜歡這樣的體驗。
而對于探索期的大孩子,不妨多去爬爬山,或者趁著假期去大自然的懷里體驗一段時間。
父母不要過于保護,適當放手,不要總是說:不行不行,危險危險!
通過在大自然中一草一木的素材,來給孩子講解,遠比課堂上那些古板的課程知識有意思多了。

02.
鼓勵孩子制作一幅地圖。
制作地圖這件事,其實不難。
我第一次是在盧梭的《愛彌兒》里看到這個方法,覺得有意思。
因為這是一件讓人非常感興趣的事情。
要做好這件事,孩子不僅僅要細致觀察,做到心中有丘壑。
還要把腦海里的圖形,在紙上畫下了。
等畫好之后,還可以實地去驗證,然后再進行修改。
是不是特別棒呢!
所以我打算鼓勵小小魚把我們小區(qū)的地圖先畫出來。
這相對而言會簡單一些。
而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把家附近的街道、建筑畫出來,范圍可以擴大一些。
當然,孩子覺得還不夠好玩。
那就一起把家附近的森林探索一番,然后把地圖畫出來。
然后一家人拿著孩子的地圖去旅行。
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鍛煉,更會獲取一種成就感。
當孩子畫的時候,畫錯了沒關(guān)系,鼓勵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改正。
而且只有的作畫不需要很強的美術(shù)功底。
一般的孩子都能完成。
關(guān)鍵是讓孩子學(xué)會使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測量。
然后來進行計算、對比、推理。
行動起來,試試看。
建議三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先畫自己房間的布局,自己家的布局。
而對于四歲多的孩子,可以畫一下自己幼兒園的布局。
根據(jù)孩子們年齡的不同,可以增加一點難度。
當然,千萬別讓孩子覺得這是作業(yè)。
因為,這是好玩的游戲。

03.
放假時,陪孩子一起讀書。
是不是有點老生常談?
可還是得有人跟你好好談?wù)劜判小?/p>
因為如今太多的父母,回家?guī)е⒆右黄鹜媸謾C。
前幾天有一位媽媽跟我說,孩子放假了總是纏著爸爸玩,見到媽媽就躲。
因為爸爸玩吃雞游戲,每次6歲的兒子就在旁邊給爸爸加油。
孩子說,這個游戲比什么都要好看。
她發(fā)現(xiàn)這樣不行,就給孩子爸定了一個規(guī)矩:
每天讀一會兒書,哪怕在孩子面前做做樣子也好,畢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手機游戲你自己玩可以,不能帶孩子玩,也不能讓孩子看見。
最后孩子爸書還是沒讀,游戲時間調(diào)整了一下。
等孩子睡著之后再玩。
為什么不能抽一點時間來陪孩子讀書呢?
給孩子讀書,是親子間的一種親密交融。
你的思想、感情會讓孩子感受到。
而孩子呢,或凝眉思考,或開懷大笑,或追問不舍。
這樣的讀書,其實是一種很好的陪伴。
孩子天生擁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而在父母給自己讀書的時候滿足了自己的這種需求。
給孩子讀書,不是工作,而應(yīng)該成為一種習(xí)慣。
而且閱讀敏感期,如同花期一般。
錯過了,再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增加了很高的難度。
暑假,可以說是非常好的窗口時間。
每天選擇一個時間段,比如上午或者睡前的半小時。
選擇孩子喜歡的故事書,或者是親子游戲書。
堅持讀21天。
當孩子從中品嘗到了甜頭,就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上閱讀的。
我想,給孩子備一套房,不如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給他的夢想行囊中裝滿書。
讓孩子愛上閱讀吧!這是我們能夠送給孩子的門檻最低的人生禮物!(作者|魚爸)
你認同作者的做法嗎?你覺得暑假里還能和孩子一起干點啥?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觀?!A訴”頻道。
責(zé)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