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島城中小學生已經正式開啟了暑假放飛時光,與此同時,家長們最多的心聲是 “這怎么熬啊! ”昨日,在繼泰安之后,山東濰坊發布通知在全市開展免費暑假托管服務,而此前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均陸續發布了有關學生暑假托管班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這個暑假,青島孩子們在哪過?家長們會怎么安排?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1
孩子在家刷手機 給他報個興趣班
“你知道哪里有圍棋班嗎?哪里游泳教練好啊?……”放假前,家長馬女士就不斷幫孩子物色興趣班,她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讓孩子假期在家閑著。記者在多個家長群中采訪了解到,專門的托輔機構和培訓班在家長心中還是暑假的最佳選擇。
家長陳女士從上周起到處物色托管班,最終給上三年級的女兒選擇了一個“全日制”的托管班:上午主要是輔導作業、練字和預習新學期知識,下午則以畫畫、手工、圍棋、樂高課等興趣為主,中間還穿插著跳繩、游戲和運動等,從早上8點送去一直到下午5點接走,還有另外付費的午飯和加餐,一天安排得滿滿的。 “把孩子放在家里,一是不安全,二是難保證學習質量,玩手機游戲更難控制。所以我寧愿出錢讓他去上托管班。 ”陳女士說。
2
機構“生意興隆”家長支持免費托管
記者隨后走訪發現,伴隨著暑期而來的,是托管班業務迅速上漲。這其中以小學生為主,而托管內容從閱讀到數學、英語,從藝術興趣到運動體育等各方面不一,小機構主要以10人左右的小班制設置,大的機構一個班則能容納二十多個孩子,價格也從每天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一個月時間的托管費平均就要兩千元。
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幾乎每所小學周圍都聚集著多家托管班,每走十幾米就有一家,有些甚至直接相鄰。多數托管班已有多年從業經驗,也有不少成立不久的。因此,建議家長在選擇托管班時務必要找口碑好、有正規資質的。
暑假花錢到機構專門托輔,相應帶來的還有巨大的“金融危機”,多位家長表示,孩子一個暑假的各種班、夏令營及其他花費加起來,一個月工資就沒了。家住嶗山區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希望孩子暑期也能入校托管,可以減輕經濟負擔。但也有家長認為,學校托管如果只提供照看孩子的基本服務,則滿足不了孩子學習和藝體專業技能多方面發展的需求。
記者采訪了市區幾位小學教師,他們普遍對學校承接暑期托管持消極態度。 “如果學校來承接這個服務,無疑增加學校暑期管理難題。”“這是變相又增加了教師負擔。”也有的教師表示,最好能多方統籌參與,不要一味加壓給學校和教師。他們也提出了各種建議:“如果設置官方托管,可以試著鼓勵師范大學在校生提前進入暑期社會實踐。 ”“社區托管是否可行,可以招募大學生來做志愿者。 ”
3
假期怎么過 應共同制定“暑期計劃”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古時候江南少年的勞逸結合;“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這是《讓我們蕩起雙槳》中兒童的歡快。暑假去哪兒過?怎么過?相信孩子最有發言權。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韓露提醒,假期孩子想做的就是放松再放松,父母考慮的則是復習加預習,想要平衡這兩者的關系,制定暑期計劃是最好的辦法。
“報班本身沒有壞處,但應先征詢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樣不但更有針對性,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韓露建議。另外,假期不妨讓孩子當回“小管家”,讓孩子嘗試自己照顧自己,既能增長見識又能培養獨立能力。家長盡可能帶孩子一同旅游、拓展,而不是只讓托管把孩子老老實實“捆綁”住,要讓假期成為增進親子關系的好時機。
★互動
除了培訓班家長還有“神操作”
方案①
把孩子送到祖輩家
學校一放假,家住市北區的林女士每天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下班時再接回家。 “我和孩子的生活作息并沒有打亂,只是孩子白天待的地方從學校變成了爺爺奶奶家。 ”但讓林女士感到愧疚的是,把祖輩的正常生活打亂了,爺爺奶奶也無力督促和輔導功課,只能靠自己工作之余時不時 “電話查崗”,“只能在電話里吼一吼孩子,讓他完成每日布置的學習任務。 ”
方案②
鄰里互助“拼養”
祖輩不在本地,又不能把娃送回老家,怎么辦?有家長就想到了“拼養”。 “其實就是鄰里互助。 ”家長梁女士就是這樣一位熱心的全職媽媽。 “去年有一次,鄰居拜托我臨時幫忙照看孩子,后來慢慢開始‘拼養’,自己家兒子起到了大哥哥的作用,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做作業、畫畫、玩耍。這一定程度上也鍛煉了我的孩子,還能幫助大家解決困難。 ”梁女士說,今年暑假另一位鄰居媽媽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兩個人一同照顧4戶家庭里的6個孩子。
方案③
帶娃上班一起工作
學校放假,有的家長會把娃帶到公司一起上班。 “我看過新聞,很多人帶娃上班,娃會在辦公室搗亂。 ”白領薇薇比較幸運,她帶娃上班上司并沒有明令反對,同事們也比較理解。 “四年級的孩子能做到安靜地在辦公室內學習和做功課。 ”薇薇告訴記者,她計劃先這么施行一段時間,直到有更好的辦法。(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