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7月8日6版
為群眾辦實事·拆違治亂
違建玻璃房掛上“公益招牌”,用易燃材料搭建的棋牌屋變身“老年活動中心”——
違建“管不住” 百姓心里“堵”
位于城市不同位置的違法建筑是城市治理中的“頑疾”,同樣也是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過程中的“絆腳石”。7月5日,青島市城市管理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召開,在會上播放的“問題曝光專題片”中,私搭亂建現(xiàn)象依然嚴重。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對城市不同角落的私搭亂建現(xiàn)象進行了實地探訪,群眾對城市中違法建筑屢管卻“管不住”的問題感覺“很糟心”。
●探訪一
拆除樓院院墻,占用居民樓院空地建了一處玻璃房
“戶外勞動者驛站”遭質疑

■玻璃房上有“戶外勞動者驛站”的招牌和大字。
從4月1日起,有匿名市民陸續(xù)向本報輿論監(jiān)督熱線反映,在市北區(qū)臺東八路、大名路路口東南角,有人拆除了樓院院墻,占用院內空地建了一處玻璃房。而當城管執(zhí)法人員介入后,該玻璃房掛上了“戶外勞動者驛站”的招牌,此后至今未被依法拆除。
4月初,記者第一次實地探訪時發(fā)現(xiàn),該處玻璃房的玻璃幕墻上掛有“戶外勞動者驛站”幾個大字,但玻璃門上了鎖。記者透過玻璃看到玻璃房內設有桌椅、板凳、沙發(fā)、飲水機等物品。
據大名路65號-71號一戶居民介紹,今年年初,該居民樓一樓商戶在裝修酒店時向外擴建了這處玻璃房,不但占用了該樓院3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間,還拆除了一段十余米長的院墻。一樓網點西側的窗戶被改造成門,使網點與玻璃房內部實現(xiàn)了打通。今年3月,玻璃房進行內部裝修時,曾有城管執(zhí)法人員到現(xiàn)場叫停施工,但不久玻璃房上便掛出“戶外勞動者驛站”的招牌。“明明是占用居民大院的空間建起的違法建筑,難道掛上‘戶外勞動者驛站’的招牌后就成了合法的建筑?”周邊居民對此不滿。
記者接到投訴后曾以市民身份致電市北區(qū)臺東城管執(zhí)法中隊,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中隊正進行調查。該玻璃房為居民樓一樓一家飯店所屬,中隊已要求該飯店經營者提供相關審批文件。如無法提供,將按照規(guī)定進行取締。”
而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市北分局了解到,該處玻璃房沒有規(guī)劃部門的審批手續(xù),屬于違法建筑,應由城管部門組織拆除。
違建的玻璃房為何搖身一變成為“戶外勞動者驛站”?記者將該情況反映至青島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4月7日,市北區(qū)總工會相關人員回復:大名路這處“戶外勞動者驛站”是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歇腳的公益場所,市北區(qū)一共有一百多處這樣的驛站,但對于該驛站是否利用違法建筑一事,該工作人員并不確定,回答“應該不是違建吧”。
記者從市北區(qū)政府獲悉,市北區(qū)臺東城管執(zhí)法中隊已按程序對臺東八路與大名路路口違法建筑的當事人下達了違建拆除法律文書。同時,中隊正積極做當事人工作,爭取早日將違建拆除。
此后,記者于4月13日、5月13日、7月5日到現(xiàn)場探訪發(fā)現(xiàn),該處玻璃房仍未被拆除。據附近居民介紹,這處驛站平時很少開門,即便開著門,也沒見有人在驛站內休息。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在驛站附近,有不少環(huán)衛(wèi)工人坐在路邊休息。據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介紹,在該驛站掛牌時,曾有人組織他們來到驛站參觀。之后,他就沒再進去過。“一來因為驛站時常關著門,二來大家各守一攤,不能隨便離崗。”有環(huán)衛(wèi)工人說。
●探訪二
用薄木板、塑料薄膜等易燃材料違法搭建小屋,建成半年沒人管
“棋牌屋”存在火險隱患
近日,市民王先生撥打本報輿論監(jiān)督熱線反映,李滄區(qū)三清宮路晟業(yè)家園小區(qū)東門外有一處違法建筑,門口掛著“西山老年活動中心”的牌子。

記者前往李滄區(qū)三清宮路探訪,在人行道旁找到了王先生所說的違法建筑。這是一個面積約為4平方米的小屋,用遮陽棚改造而成。小屋的頂部為藍色篷布,緊靠著旁邊的大樹和小區(qū)內的一處平房。小屋的“墻壁”用薄木板、塑料薄膜等易燃物圍成,其中一側“墻壁”捆綁在10千伏的電線桿上,另外一側“墻壁”固定在小區(qū)的鐵柵欄上。

從外觀上看,小屋被各種易燃材料“包裹”得嚴嚴實實,與周圍小區(qū)、道路環(huán)境極不協(xié)調,門口懸掛著一個木牌,上面用毛筆書寫著“西山老年活動中心”。小屋內部擺放了兩組沙發(fā),可供人躺下休息。
王先生告訴記者,小屋所處的位置是人行道和小區(qū)之間的一小片空地,此前曾有人在空地上違法搭棚賣烤串,后來被綜合行政執(zhí)法人員取締了。“老人們就在這塊空地上擺放桌子、舊沙發(fā),用來下棋或打撲克牌,雖然看起來有些亂,但因為不是固定場所,居民們都沒有說什么。”王先生介紹,“大概是2020年冬天,老人們就用一些木板、薄膜在這里搭建起了這個小屋。”
“前段時間,居民們發(fā)現(xiàn)小屋門口掛起了‘西山老年活動中心’的牌子,就擔心這處粗制濫造的違法建筑由此成為一處永久性建筑,將其拆除的呼聲越來越高。”王先生告訴記者,“居民們尤為擔心的是,這個私自搭建的小屋存在安全隱患。”

談及這個小屋,幾位居民談了他們的想法:“一旦電線桿上的電線短路落下電火花,或者有人將沒有熄滅的煙頭丟到沙發(fā)上,小屋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變成‘火屋’。”“萬一有火情,不僅會危及在此打牌的老人們的生命,而且可能會蔓延到小區(qū)。”“這個小屋距離社區(qū)專門的老年活動中心只有200多米,老人們可以去那里打牌、下棋,沒必要在這里聚堆打牌。”
記者聯(lián)系了李滄區(qū)李村街道玉清宮路第一社區(qū)居委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西山老年活動中心’的牌子不是社區(qū)或街道授予的,只是老人們自己掛上去的。這處小屋是去年冬季才出現(xiàn)的,具體該如何處置,我們會向上級部門進一步匯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 正
記者點評
出重拳 下重手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統(tǒng)一思想、協(xié)力攻堅,聚焦市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出重拳、下重手,推動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落到實處。整治違法建設是其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違法建設不僅破壞了區(qū)域環(huán)境、侵占了公共空間、危害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更影響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之所以長期存在,成為城市治理的頑疾,無非是因為其背后蘊藏的巨大利益。群眾對這種為一己私利而讓城市蒙塵的行為非常不滿、投訴頻繁。
除重疴需下猛藥。整治違法建設要敢于動真格、敢于硬碰硬。對群眾投訴舉報的違法建設問題,執(zhí)法部門切忌“打太極”“推磨盤”,一定要及時查看、重拳處置,讓群眾看到相關部門整治違法建設的決心、信心,讓舉報者心暖,讓違建者膽寒。
治頑疾須久久為功。違法建設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天拆除。整治違法建設要趁早、趁小。相關部門應該主動作為、加強協(xié)作,通過多種手段強化前期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違法建設的“苗頭”第一時間介入,不給違法建設“長大”的機會,更不要讓“小問題”長成“大麻煩”。違法建設拆除后,后續(xù)工作也要及時跟上,該規(guī)劃的規(guī)劃,該綠化的綠化,以“有序”制止“無序”,讓違法建設無處落腳。
整治違法建設時不我待。希望相關部門在攻堅行動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為群眾辦實事”的初心,確保2021年底前完成新一輪摸排違建的60%, 2022年上半年完成剩余任務,實現(xiàn)新一輪摸排存量違建“基本清零”,全面提升青島的城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