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7月7日13版
一周說
擦亮“窗口” 扮靚城市
進入夏季,青島再次迎來四海游客、八方賓朋。對這座久負盛名的旅游城市而言,以景點為代表的公共區域無疑是展示城市的第一“窗口”,不但其環境和設施影響著窗口的“亮度”,其管理和服務更傳遞著城市的“溫度”。如何擦亮城市“窗口”,助力旅游業躍升發展,成為一個新課題。
在沙灘漫步,于海中嬉戲,是很多外地游客來青的最美期待。九大浴場自然也成為對外展示青島形象的最熱“窗口”。然而,伴隨著海灘上游人如織的火爆場景,各平臺上的相關投訴也持續升溫。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上,有關浴場設施破損、安全隱患等投訴出現小高峰。有網友反映,仰口浴場、石老人浴場缺少存包箱柜,棧橋海水浴場設施損壞老舊。還有不少市民反映,部分浴場存在垃圾清理不及時,環境臟亂,讓這座海濱城市的“窗口”蒙塵。
事實上,不僅各大浴場是游客感知青島的“窗口”,棧橋、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及各大新晉網紅景點等,無一例外都是外地人認識青島的“前沿”陣地,其整體環境、停車秩序、公廁管理等公共設施是否齊備整潔,管理是否到位,都影響著外地人對青島的印象。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上,網友針對這部分的投訴同樣“熱度”不減。近日,有網友反映,在五四廣場,市民手機上網出現卡頓現象;八大關景區、小麥島公園缺少景點指示牌;海底世界存在商家拉客現象。這些地標性景區服務不到位、管理粗放化,影響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和城市感受。
旅游窗口,不僅代表著城市的外在形象,同時也彰顯了城市的內在品質。要讓城市來客通過一扇扇“窗口”感知城市的溫度,作為“軟實力”的旅游公共服務完善與否,同樣至關重要。旅游旺季來臨,如何全面提升“窗口”的環境設施、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是旅游城市的“必選動作”。應該看到,隨著景區各類環境、設施等相關投訴趨熱,相關部門的整改也在不斷提速。但由于缺乏“整體先行”的意識,往往“指哪打哪”,不及其余,難免讓“窗口”投訴陷入“個案解決、面上不動”的怪圈。不僅如此,由于少數問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進行過系統性整改,久而久之,便成為城市“窗口”上的“陳年老灰”,不僅掩蓋了城市“窗口”的亮度,更遮擋了城市發展的榮光。
針對網友提出的景區設施、管理和服務“短板”,有業內人士指出,短期內,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增加整修局部設備、增加網絡基站,增設環衛工人、配備志愿引導員等措施進行“修補”,但這并非長久之計。事實上,景區是由設施、服務、管理構成的有機體,任何一塊“短板”都可讓“城市之窗”落上灰塵,只有全面改進,系統提升,方是根本之道。
據悉,面對景區的這些“頑疾”,越來越多的城市選擇向技術“問路”。2020年7月,江西龍虎山宣布將打造全國首個AI全域智慧景區,未來3年將依靠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逐步進行精細化地圖、AI智能導游、智慧停車場、安防管理的AI賦能,為游客提供AI全域智慧旅游體驗。國內部分著名景區也在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重塑旅游商業模式,實現景區消費公開透明、交易安全高效;依托大數據分析技術與視頻通信云技術,實時監控景區狀況與服務質量,提高服務的質量。此外,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景區更是利用現代科技做好“游后”的數據分析工作,助力產品與服務的改進,打造新型旅游模態,助力城市“窗口”更明亮,更耀眼。
就此,還有行業專家建議,城市各大“窗口”還應乘科技賦能之東風,盡快實現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標準化轉型。科技賦能“窗口”,完善管理細節。未來,要注重“窗口”的管理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如公平的交易秩序,規范的公共標識,安心的食安管理等,完善相關標準規范,推動各窗口盡快建立精細化管理標準規范體系。通過精細化管理,全面擦亮“城市之窗”。
在科技賦能的大背景下,依靠科技創新解決景區的“老問題”,無疑是招“好棋”。未來,相關部門不僅要擦去“窗口”上的單個“污點”,還要對“窗口”的保潔機制進行全方位的提升,通過從源頭上預防、在過程中監控、從結果上杜絕,從而達到全方位、全過程、全范圍的“保潔”功效。通過科技賦能,城市的窗口被系統性“擦”亮,城市的治理精度、服務溫度和發展厚度都被一一感知,一個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形象定會躍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