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表彰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報》。
山東教育系統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濟南職業學院中德技術學院等2個集體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先進集體”稱號,山東大學陳代榮教授等5名同志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名單
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
濟南職業學院中德技術學院
教育系統先進個人名單
陳代榮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石景卉 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韓光亭 青島大學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朱兆友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過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
李永勝 濰坊學院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教授
下面我們一起走近兩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先進集體看看他們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上做出的突出貢獻
01
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
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立足區域、貼近行業,為促進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2016年4月,學校與淄博市簽訂校城融合發展框架協議,設計實施學科產業對接工程、產業升級助推工程、文化名城建設工程等“九大工程”。截至目前,在服務社會辦公室的積極組織和大力推動下,完成校城融合項目273項,建設校城融合科研平臺39個。廣泛開展與地方政府、企業的交流合作,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生物制藥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等研發平臺20余個。與淄博市各區縣推進融合發展,與企業廣泛開展人才、科技合作,逐步構建起“校市—校區-校企”三層次融合體系和人才、平臺、項目“三位一體”融合格局,推動校城融合向縱深發展,為學校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機制保障。
02
濟南職業學院中德技術學院
濟南職業學院中德技術學院積極對接山東省產業發展需求,早在2011年就引進了世界先進的德國雙元制職教模式并進行本土化改造,獨創了“43221雙元制職教濟南模式”引領中國北方雙元制創新教育研究。積極服務藍月亮、戴姆勒等18家中外企業,培養了大批適應新舊動能轉換需要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同時,積極為濟南市和山東省經濟發展筑巢引鳳,吸引了百年德企費斯托集團把全球生產中心落戶到濟南、馬夸特在威海投資建廠,為山東省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注入了“職教動能”。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政務新媒體“山東教育發布”(微信號:sdjyfb))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