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山東以省政府的名義,連續發文,“頂格”批復設立了一批山東省實驗室——
7月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泉城省實驗室等5家省實驗室建設方案的批復》,原則同意泉城省實驗室、濟南微生態生物醫學省實驗室、濟南粒子科學與應用技術省實驗室、青島新能源省實驗室、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省實驗室等5家省實驗室建設方案并開展籌建工作,待實驗室具備事業單位法人條件后,可按規定登記為獨立運行的省級事業單位法人。
同一天,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濰坊現代農業省實驗室建設方案的批復》,原則同意濰坊現代農業省實驗室建設方案并開展籌建工作,待實驗室具備事業單位法人條件后,可按規定登記為獨立運行的省級事業單位法人。

這樣的批復頻率很少見。省實驗室是全省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山東如此迫切在要加快省實驗室建設,顯然是要發力科技創新,為“十四五”開局起步助力,為科教強省建設夯實根基。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決定發展。當前,山東省發展仍處在轉型升級的緊要關口,新舊動能轉換任務依然艱巨,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作用發揮不夠,特別是科技和產業、科技和教育結合不緊密,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等問題突出。
步入新發展階段,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解決方案,更加需要發揮教育在創新型省份建設中的動力源作用。
因此,山東旗幟鮮明地把“科技創新”作為“十四五”時期“七個走在前列”目標之一,并把“科教強省”置于“九個強省建設”之首;山東“十四五”規劃綱要開篇就用整整一個篇章全面部署“深入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 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建設省實驗室,就是以更大力度引進整合高端科技資源,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具體舉措,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實施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平臺、大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規劃的重要依托。
青島新能源省實驗室成功入列,意味著青島在新能源領域布下了“先手棋”,在“新能源新材料強省”建設中擔起了探路者、排頭兵的角色。
這是責任,也是機會。
01、全省中堅,國家“預備隊”
近年來,山東省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科技實力持續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山東省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6位,青島、濟南躋身全國創新型城市第10位和第14位。全省科技創新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

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戰略科技力量的不斷強化。山東重點打造了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為示范樣板,30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為支撐,300家省級備案新型研發機構為補充的“1+30+N”的創新創業共同體體系。以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東研究院、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為代表的國家戰略創新力量落戶山東。全省建有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1個,省實驗室(籌)5個,省重點實驗室239個。
2020年7月召開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提出要加快全省基礎類創新平臺建設,確保到2022年建設10個左右省實驗室、30個左右國家重點實驗室、300個左右省重點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整體構建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實驗室、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在內的“1313”實驗室體系。
今年4月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對省實驗室布局與建設、組織結構、運行與管理、監測與評估、經費與支持等方方面面作出了詳細規定,明確了省實驗室的定位和使命任務:
省實驗室對標國際和國家頂尖創新平臺,努力盤活優化科技存量,擴大增量,推進國內外戰略科技資源集聚,成熟一個啟動一個,以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和國家實驗室網絡成員為目標,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四個面向”,匯聚和培養頂尖科學家和創新團隊,組織實施重大科技任務,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產出重大原創科研成果,建成創新資源高度集聚、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具有山東特色和重要國內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科技創新高地和科學中心。

在組建模式上,強化省市聯動。按照統籌謀劃、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原則,采取“一室一方案”的方式建設,發揮省市聯動作用,省科技廳加強對省實驗室建設的指導,協調解決建設中的重大事項和共性問題,承建市作為省實驗室建設、運行責任主體,從資金、人員、場地、政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有關部門加強服務,做好各項工作的協調溝通,保障省實驗室高質量建設、高效率運行。
省實驗室具備事業單位法人條件后,可按規定登記為獨立運行的省級事業單位法人,在內部組織框架、崗位設置、人員評聘、科學研究、知識產權歸屬等方面享有充分自主權。
《辦法》出臺后,山東省實驗室建設步入加速期,此番6家實驗室順利“入列”就是重大階段性成果,至此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目標已完成過半。
02、這幾家省實驗室都什么來頭
建設省實驗室,是以更大力度引進整合高端科技資源,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具體舉措。
一共10個名額,數量如此稀少,自然要優中選優;能夠脫穎而出,自然都是好手中的好手。
此次入列的六家省實驗室分別是:泉城省實驗室、濟南微生態生物醫學省實驗室、濟南粒子科學與應用技術省實驗室、青島新能源省實驗室、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省實驗室、濰坊現代農業省實驗室。
來看看他們都厲害在哪?憑什么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成功入列?
截至目前,六家實驗室的建設方案文本尚未公布,但從此前舉行的有關專家論證會上,可窺見一斑。
在2020年12月12日舉行的濟南粒子科學與應用技術省實驗室組建方案專家論證會上,由多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一致認為——
該實驗室突出“從0到1”的原創導向,開展暗物質、反物質、宇宙線起源等基礎前沿交叉科學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真空深冷等大科學裝置填補國家空白,對推動我國科技進步,促進人類文明都具有重要意義;實驗室聚焦物質產生的基本規律和關鍵技術的重大革新,發展航天器熱控、極限冷卻、精密粒子探測、航天電子學、高溫超導磁鐵等先進技術,將為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光看名字,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實驗室的“高大上”,專家組也不吝溢美之詞,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從0到1”的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愈發迫切。一個優秀的城市應當把這份責任扛在肩上。

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省實驗室(籌)已于2020年11月3日揭牌,是首個揭牌的山東省實驗室。公開資料顯示,該實驗室總投資25億元,將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科學基礎前沿方向,著力解決高端裝備先進材料和綠色制造業的“卡脖子”問題。
煙臺是山東省制造業強市,產業集群數量處于全國前列,在新材料、裝備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領域具有明顯的產業優勢。該實驗室的順利入列,對提升山東省和煙臺市制造業創新能力、集聚高端人才、強化基礎研究、開展科研協作、支撐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濰坊現代農業省實驗室以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為建設主體,依托峽山區優越的發展環境和良好的產業基礎,整合國內外頂尖高校院所資源要素,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未來前沿技術和區域經濟發展重大需求,旨在打造具有國際和國內重要影響力的一流科技創新高地。

濰坊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深耕值得稱贊。改革開放以來,源自濰坊的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抓市場流通帶動商品經濟發展等經驗,成為引領全國農業發展的風向標,逐步形成了“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形成了大量濰坊經驗。濰坊現代農業省實驗室的入列可謂實至名歸,讓濰坊現代農業如虎添翼。
03、青島新能源省實驗室關乎重大,是張好牌
此次入列的六家山東省實驗室中有一家來自青島,這就是青島新能源省實驗室。
該實驗室于2020年12月5日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論證會,于同年12月17日掛牌。
實驗室與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研究院“三位一體”建設發展,將致力于能源產業“從0到1”的原創研究和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研究,促進重大原創性成果產出,重點開展新能源領域基礎研究和學科建設,立足山東省能源發展重大需求,以“打造面向世界的新能源科學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為目標,致力于為山東省及青島市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該實驗室以“新能源”命名,主題鮮明,相當具有前瞻性。
當前,以清潔化、高效化、低碳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能源革命正在蓬勃興起,新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碳排放碳中和“3060”目標的提出,新能源產業迎來發展機遇。可以預見,“十四五”時期,我國新能源產業將迎來大風口。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加快能源創新和新能源產業發展,是贏得未來競爭的關鍵。
山東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強能源科技創新,以能源轉型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尤顯迫切。山東在“十四五”規劃中,把“新能源新材料強省”列入“九個強省建設”之一來部署,提出,以核電、氫能、智能電網及儲能等為支撐的新能源產業成為重要支柱產業,前沿新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先進基礎材料等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
這也是山東把極其有限的省實驗室“名額”給到新能源領域的戰略考量。

為什么是青島?作為山東龍頭、風景宜人的海濱城市,青島對新能源有著更為強烈的呼喚。青島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列入聚力做強的13條產業鏈之一,由市主要領導頂格推動,正以新能源利用技術及裝備制造為重點,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打造氫能示范運營城市和“東方氫島”,發展海上風電,形成基礎研究、應用開發、裝備制造、工程示范“四位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體系。
應該說,青島已經具備了建設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的產業基礎。此外,青島還擁有一個其他地市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那就是2020年1月成立、坐落于青島市嶗山區的山東能源研究院。
該研究院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共同支持,依托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的基礎上,聯合省內外能源領域優勢研究機構、高校和企業共建,實現各類能源領域優勢創新資源尤其是中科院創新資源向山東集聚。

山東省賦予山東能源研究院的使命是:立足山東能源產業發展實際,面向國家能源戰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著力打造人才匯聚的“洼地”、科技創新的“高地”、成果轉化的“基地”、交流合作的“平臺”和機制創新的“樣板”,努力為國家能源科技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恰逢其時、使命光榮、高手云集、前景廣闊,青島新能源省實驗室的建設,毫無疑問將成為推動青島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支撐山東省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青島一定要打好這張“王牌”。
作者 | 沈默 編輯 | 疾風

往期精彩內容正在開發,歡迎關注!如果您有意見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