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紅色傳承,銳意創新助跑“中國速度”
中車四方所:聚力邁向高水平自立自強

■中車四方所以智能技術助力智慧生活。朱鋆瑤 攝
6月25日,雪域高原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
上午10時30分,伴隨著一輛復興號列車從拉薩站緩緩駛出向林芝進發,凝聚著13余萬建設者6年多艱苦卓絕努力的拉林鐵路正式開通。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正式投入運營,世界屋脊進入“復興號”時代!
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中車四方所的黨員們不由心潮澎湃:中車四方所為該型動車組提供了完全自主研發的電氣、制動、網絡控制和旅客信息等核心系統,為“中國速度”貢獻了最優的“青島智造”方案。他們揮舞起手中的黨旗,耳畔回響起鏗鏘的入黨誓詞聲。在雪域高原上,信仰的追求更加堅定,信念的鍛造更加有力,信心的激蕩更加澎湃。
走過60多年歲月的中車四方所,正從多個“中國第一”的躬身實踐中厚積薄發,不斷攻堅克難挑戰“世界第一”,生動演繹出一部中國企業的科技自立自強史。

■中車四方所加速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精英團隊。朱鋆瑤 攝
黨建引領
凝聚產業報國的初心與使命
川藏鐵路拉林段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的西藏南部谷地高山區的鐵路,也是西藏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對改善經濟民生、促進區域互通、鞏固祖國邊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承擔好川藏鐵路拉林線這一重大項目,中車四方所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成立黨員突擊隊和專項工作組,正是他們忘我的工作和近乎癡狂的付出,攻克了關鍵技術,復興號才得以馳騁于這條嶄新的“天路”。
60多年來,秉承產業報國初心,中車四方所堅持黨建引領技術創新,已成為中國軌道交通核心系統和關鍵產品的主要研發制造企業與關鍵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助力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核心技術產品和服務覆蓋國內所有開通地鐵的城市,產品出口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高鐵、城軌,國內、海外,隨處可見中車四方所人創新的身影。而這一切,都有跡可循。
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四方所,雖然沒有經歷硝煙彌漫的革命戰爭年代,但紅色的種子早已在這里播撒。四方所第一任所長鐵峰是1938年就入黨的“老革命”,首任總工程師洪秀華曾被派往哈爾濱為抗美援朝設計運送坦克的專業車輛,并帶領四方所的科研人員為結束新中國鐵道車輛“萬國型”局面作出重要貢獻。從建所之初承擔重任,開啟鐵路科研從無到有的歷程,到改革開放時期探索市場化體制機制改革;從義無反顧改制轉企開展產業化經營,到如今的改革創新發展,四方所每個歷史時期都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承擔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
賡續百年夢,再啟新征程。從1959年建所至今,“不忘產業報國初心、牢記領先領跑使命”作為中車四方所加強黨建的永恒課題和黨員終身修養,正匯聚起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正能量。結合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中車四方所還全力打造了“五新五力四典范”特色黨建品牌,堅持黨建引領的“紅色基因”,以實際行動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振興和實體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改革創新
打造行業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
做,就要做冠軍。
1995年,國家提出青藏鐵路建設規劃,中車四方所承擔了青藏列車全套電氣技術設備與供氧方案的研制任務。為戰勝高海拔、大溫差和強風沙,他們科技攻關,提出了彌散式、集中式兩種供氧方式,以及列車電氣系統整體方案,解決了世界最高海拔地區電氣和供氧的世界性難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5年間,從青藏鐵路到川藏鐵路,中車四方所在列車關鍵系統技術創新方面愈發成熟,此次為復興號高原列車提供的各類系統中,又有多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這個過程提供內生動力的,是深植于企業血脈的改革創新精神。
中國鐵道行業的無數個第一,在四方所的助力下誕生:第一輛地鐵列車開跑、第一輛雙層列車研制、第一個鐵道車輛標準、第一個也是最大援外項目坦贊鐵路……
伴隨改革開放的大潮,四方所積極探索實施體制改革,奠定了技術研發、試驗檢測與標準管理的行業優勢,積累了寶貴的市場經驗,向產業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00年轉企改制后,確立“技術研發與技術產業化發展并舉”的戰略原則,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掌握了高速列車核心技術,并將其移植到城軌領域,建立了軌道交通核心系統研發生產基地,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2020年開始,中車四方所啟動三年滾動規劃暨“十四五”前瞻戰略規劃,確立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發展方向,以國家發改委第四批混改試點單位為契機,搶抓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窗口期”,以點帶面,加速推進。目前,正牽頭打造多個軌道交通核心系統和關鍵部件業務引領平臺,打通內部研發資源整合渠道,聚焦技術創新系統化、一體化方向,加快電機械制動、渦流制動、智能車鉤等產品研發,不斷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以專業化促進規模化、以規模化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行業乃至世界“叫得響”的頂尖產品,助力中車打造多個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產業。
數智轉型
全壽命周期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
2017年6月26日,裝備中車四方所核心系統和關鍵產品的時速3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正式啟航,自此,“復興號”開始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
2019年12月30日,中車四方所提供的“技術+產品+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為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京張高鐵的開通運營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核心系統全面裝備中國標準動車組,到國內首次實現牽引、網絡、制動三大系統一體化應用,從軌道交通高端裝備技術研發生產,到積極探索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從2019年首次進入“軟件和信息技術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榜單,到12項技術列入國家級示范項目,中車四方所正在一步步探求著一個高科技企業的交通強國夢。
“中國高鐵成就有目共睹,四方所只是其中參與的一個企業,如果說我們有點貢獻的話,就是我們發揮了原本作為科研機構的優勢,始終堅持技術自立自強的初心,真正掌握了一些核心技術。”在中車四方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孔軍看來,中車四方所的一些技術研發仍然處于負重爬坡的階段,在未來布局中,中車四方所將著力在工業控制軟件領域成為“補短板”者。與此同時,通過與國內外頂級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融入全球技術創新體系。
立初心者,篤行有成。現場探訪中車四方所車網路一體化核心系統仿真平臺實驗室、電子事業部、儲能事業部等核心單元,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數智轉型為企業帶來的變化。如今,聚焦軌道交通,發力智能技術創新,全力打造基于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中車四方所錨定“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朝著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邁進、服務于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新方向。
在不遠的將來,由中車四方所作為總牽頭方和系統集成方研發的又一軌道交通關鍵突破技術——列車自主運行系統,將率先應用于青島地鐵6號線,一輛輛智慧列車猶如有了自己的“大腦”和“千里眼”,可實現自主調整、主動進路、自主防護和全自動駕駛,智能、飛速地為青島人的美好生活而“奔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責任編輯:張慕鑫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