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8日訊 為更好地展現法律心理學在依法治國背景下的理論與應用價值,構建以產、學、研、用為方向的學科普及,拓展法律心理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第十六屆學術大會暨專業委員會委員工作會議于2021年7月16日-18日在青島召開。

本次大會由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和青島認知人工智能研究院承辦。來自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法學會會員、國內從事法律心理學領域理論與應用的干警、教師、研究生以及相關學科、行業的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約一百四十余人參加本次大會。
大會聚焦法律心理學的發展趨勢,AI技術在心理學應用,再犯人員情緒管理、社會心理等方向,分享嘉賓分別從新時代法律心理學的展望,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應用于犯罪危險性評估,恐懼表情在欺騙檢測中的應用,我國心理測試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等十余個主題進行專題演講。大會還設置了三個分論壇,分組討論了心理學在司法、青少年等領域的發展及應用。
我國犯罪心理學領域權威專家,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馬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心理學各領域正在和人工智能、信息化技術進行全方位結合?!叭斯ぶ悄苁俏磥砜萍嫉陌l展方向,而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自身的重要學科,兩者的結合是時代的必然產物。例如,普通人從影視作品中看過測謊技術?,F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能只需要AI影像協助分析,就能發現犯罪嫌疑人有沒有說謊。這比傳統的測謊技術更加方便、快捷。如果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出現了種種疑惑,也可以通過專業社會服務機構的介入,在認知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尋找問題的根源,并給出解決方案?!瘪R皚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