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朋友聊起與婆家人相處的話題,在座的幾個女人都傾吐著滿腹的牢騷和委屈:
和老公談戀愛時,婆婆就沒看好我,結了婚依然如此;
兩個小姑子輪番跟公婆講我的壞話,我老公木頭一樣,我真是無語了;
我和老公為婆家出錢出力,可我婆婆就是偏心老兒子和兒媳;
我婆婆嘴里說著自己重男輕女,但有啥好東西都是給小姑子……
其實,每個女孩嫁進婆家時,都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想像。
可為啥過著過著,就和婆家人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呢?
難道就沒有辦法與婆家人好好相處嗎?
01.
我們來聽聽網友@香香(女,36歲)的傾訴。
●我為婆家花錢出力
我家和婆婆家住得很近,僅僅相隔一條馬路。這近有近的好處,可近也有近的麻煩。公婆做了好吃的,肯定會想著我們;但只要家里有事,我和老公必須是隨叫隨到。不知從何時起,婆婆家形成了一個慣例,幾乎每半個月都要聚一次。
小姑子和小叔子兩家都住得很遠,只有我們離得最近,所以每到聚會日,這買菜做飯的活就落在了我身上。每次相聚,都是我的飯菜已經擺上桌,他們才姍姍來遲。飯后,我在廚房刷鍋洗碗,他們在屋里看電視、打麻將,沒一個人幫我。

●不被理解滿腹委屈
我剛要坐下來,婆婆就對我說:快洗點水果,再沏壺茶。這倒也罷了,我最看不慣的是,婆婆不是拉著弟媳的手問長問短,就是拿出小姑子給她買的新衣服顯擺。我滿腹委屈無人傾訴,只能是晚上回到家,向老公訴苦。
老公絲毫不理解我,還替別人說話:你是大嫂,多做點家務怎么了?你多做點,媽就能少做點。我委屈的是多干點活嗎?我委屈的是干了活,沒人尊重我。我覺得婆婆一直瞧不上出身農村的我,小姑子和弟媳更是看不上我這個干個體的大嫂。
●母親教我親和禮讓
婆家人不理解我,老公也不心疼我,我一氣之下回了娘家,打定主意不再去婆婆家當牛做馬。聽明了事情的原委,老媽勸我說:婆媳、妯娌之間,不要攀比和計較,只要你的心大了,就沒有什么事盛不下。不管是大家還是小家,都要以和為貴。
老媽待人一向隨和,這些年,威嚴的奶奶、刻薄的伯母和多事的姑姑都被她“調教”得服服帖帖。我問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做好你擅長的事就好。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堅持親和禮讓,早晚有一天會得到理解和尊重的。
●心結打開甘愿付出
老媽的話讓我想了很多。其實,弟弟弟媳學歷高、交際廣,這些年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他們去辦;妹妹妹夫心細,知道老人需要什么。相比他們,我不過是花點錢,做做飯而已,更何況家庭聚會每月不過一兩次。心結打開了,我做事也就無怨無悔了。
今年3月,老公患了腦瘤,這下可把我嚇壞了。我不敢告訴公婆,可自己又沒有主意。弟弟弟媳第一時間趕了過來,說他們已經聯系好大夫,馬上就給大哥做手術。小姑子也安慰我說:嫂子,孩子我給你帶著,你就專心照顧大哥吧!說真的,那一刻,我真是感覺到了親人的溫暖。其實,婆家人還是挺尊重我的。
老公出院后,公婆才得知出了這么大的事。婆婆哭著對我說:這些天你們不回家,我的心都空了。弟弟妹妹也說,大哥大嫂是頂梁柱,這個家沒你們可不行。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以前的委屈全都煙消云散了。
02.
@香香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其實有些矛盾是媳婦看問題的角度不對。
而婆家人也并非是鐵石心腸,只要真誠相待,還是能真心換真心的。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從一個家嫁到另一個家,等于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習性、人際關系,都得慢慢適應,逐步建立。
結婚不只是兩個人的事,還涉及到兩個家庭,那么女人怎么做才能在婆家站穩腳跟、獲得尊重呢?
小編覺得,想要處理好與婆家的關系,女人需從下面幾個方面提升自己:
1、女人必須經濟獨立、人格獨立。當代社會奉行男女平等,所以即使婚后,女人也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工作,這便有了在婆家立足的底氣。否則婆家人就會覺得你沒有價值,完全依靠丈夫養活,就會瞧不起你,更不用說獲得尊重和地位了。
2、女人要經營好與丈夫的感情。對于一段婚姻來講,最重要的關系就是夫妻關系,夫妻關系好才是大家庭和睦的根基。其實,每個父母都是心疼自己的兒女的,公婆也是希望兒子生活幸福,如果兒媳對兒子照顧周道,關懷體貼,自然會贏得公婆的喜歡。另外,如果夫妻感情和睦,一旦有人不尊重妻子,丈夫也會挺身而出保護妻子。
3、女人要寬容、孝順。百善孝為先,雖說兒媳和公婆沒有血緣關系,但他們是愛人的父母,愛屋及烏就要有肚量容忍他們,孝順他們,遇事不斤斤計較,不背后議論,有不如意當面說清,不要積攢怨氣。
想要在婆家站穩腳跟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做到了經濟獨立、愛情保鮮、寬容孝順,或許你就是婆家那個最值得尊重的人。(作者|慧姐 插圖|司海英)
你贊同作者的觀點嗎?在處理與婆家人的關系方面,你還有什么高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