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王鳳一 設(shè)計/徐稚媚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向日葵花海(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雨欣 攝
熱浪依舊在白晝翻滾
還沒準(zhǔn)備好
與炙熱又綿長的“夏”告別
就要與悠然而來的“秋”相遇

楓葉紅了(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于滈 攝
今日14時54分
我們將迎來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
立秋

睡蓮(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雨欣 攝
風(fēng)吹一片葉
萬物已驚秋

秋葉(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唐婕 攝
立秋有三候
一候涼風(fēng)至
夏來得轟然
走得纏綿

嶗山瀑布(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攝
炎暑時,我們輕搖蒲扇
覓得一絲清涼
而今,只需從容地等待
大自然的微涼將如約而至

資料圖。觀海新聞/青島畫報記者 徐帥 攝
二候白露生
明澈又通透
晶瑩又嬌弱
隨風(fēng)翻落
又隨日頭逐漸消散
悄然出現(xiàn)的露水
暖了整個秋色

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崔超 攝
三候寒蟬鳴
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fēng)
一年里最后的樂章已然奏響
蟬鳴聲里屬于夏天的故事
漸漸遠去
是不舍,亦是向往

荷花(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邢志峰 攝
秋天裹挾著夏日的余溫
緩緩而至
晴空萬里、云淡風(fēng)輕
秋水共長天一色

浮山灣畔的燦爛云霞(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崔超 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一葉知秋
每棵樹,每株草
每滴清晨的雨露
都在記錄著秋的顏色

細雨如煙如霧(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樊蓉 攝
裊裊炊煙
霧靄沉沉
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余暉

鳳凰島(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 攝
歲歲秋風(fēng)起
秋意如詩日漸濃
立秋時節(jié)多霧露
秋夜日漸涼爽
記得適當(dāng)增添衣物

嶗山山谷急流(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 攝
秋日養(yǎng)生
宜早睡早起
適量運動
保持心緒寧靜

田橫島上空的銀河(資料圖)。王華 攝
坐看庭前花開花落
笑看天邊云卷云舒
不失為秋日一大樂事
遍歷了夏日的忙碌與熱烈
還要記得貼貼“秋膘”

梭子蟹(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博文 攝
在青島
立秋過后
好吃到“橫著走”的梭子蟹
強勢回歸

海帶豐收(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鐘桂梅 攝
海帶也將迎來豐收季
船兒穿梭滿倉歸

市民在海邊挖蛤蜊(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還有一挖一麻袋的蛤蜊
這些美味請不要錯過
為了寬慰日漸消瘦的自己
也為了抵御未來寒風(fēng)的侵襲

唐島灣北岸城區(qū)(資料圖)。楊杰 攝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日出(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崔超 攝
秋風(fēng)起兮
送別南歸的秋雁
本應(yīng)有千般不舍傾注
亦或是萬般思念綿延
但看看這寥廓明凈的秋空
遙望這壯闊又波瀾的海面

金沙灘海水浴場(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俞方平 攝
這場秋日的告別
何嘗不是一次全新的旅程
這趟旅程,有你,有我
有這世間的萬物
我們正共同編織一個
金黃色的,關(guān)于秋天的夢!

平度向日葵花海(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雨欣 攝
這個夢,沉甸甸
藏著萬物蛻變的新奇
藏著五谷豐登的喜悅

稻香秫熟暮秋天(資料圖)。 任炳和 攝
有辛勤付出的汗水
有拼盡全力的滿足
更有掙扎過后
繼續(xù)無畏前行的勇氣
是最真實、最幸福
黃橙橙、亮晶晶的夢!

豐收季(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楊曉菁 攝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是豐收的喜悅
秋是綿延的思念
秋是告別也是啟程

須浮鷗在嬉戲(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
是時候了!
與熱烈的夏告別
對悠然的秋Say hi!

青島棧橋景色(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唐婕 攝
就從這里出發(fā)
向著更遠處
愿你收獲天高云淡圓潤包容
一路繁花一路歌
一路成長一路收獲!
責(zé)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