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管佳宇 設計/徐稚媚
荷葉田田動清風,庭院深深夏色濃

藍天白云下的蔚藍海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于滈 攝
今日22時26分
我們將迎來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
大暑

夏日青島,一處別有韻味的歐式建筑。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雨欣 攝
盛夏——炙熱、濃烈、活潑
它躲在熟透的西瓜里,羞紅了臉

今年沙溝村的西瓜喜獲大豐收。觀海攝影師 韓加君 攝
它藏在激蕩的浪花里,肆意地鬧

小朋友在海中嬉戲歡樂無比。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
當愜意躺在天邊的云
被一陣風吹開
浩瀚的銀河流淌在夏日的夜空里
當新蟬的聲音逐漸變得渾厚
炎風暑雨交替
盛夏的每一天都記載了故事

青島開啟“屏保圖”模式,沿海一線碧海藍天,白云朵朵。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于滈 攝
大暑有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在習習晚風中
尋覓草叢星光
螢火蟲照亮你回家的方向

無數只螢火蟲亮起一片光明,托起夏夜的美好。圖片來源:新華社
二候土潤溽暑
土地濕潤、養分充足
田里的作物一鼓作氣
蓬勃生長

果園內桃香撲鼻,一個個紅彤彤的桃子簇擁成團,沉甸甸地掛在枝丫上。
三候大雨時行
蒼穹之下
一場場酣暢淋漓的大雨落下
帶來一份靈動、一份清涼

馬路上雨水聚集,汽車經過激起水花。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柳棟 攝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唐)白居易《消暑》
炎炎夏日,不如尋一靜謐處
或閱讀,或自習
臨風窗下
心靜了,暑氣自然消散

青島迎來高溫高濕“桑拿天”,安靜而又清涼的圖書館更受市民青睞,上座率達到百分百。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柳棟 攝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宋)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雨后夏日,最宜出門游賞
空中不時有白色的小鳥飛過
塘中紅色的荷花散發幽香

長腳鷸在水面巡游覓食。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
煙云無近遠,水石何幽清。
半崖盤石徑,如見小蓬瀛。
——(宋)杜子是《集元刺史句詠寒亭》
夏天的山澗,龍泉飛瀑傾瀉而下
瀑布的水聲響徹林間
美成了一副水墨丹青畫

幾場大雨過后,位于北九水和仰口的幾個水庫水位高漲,呈現出夏季獨有的山水美景。觀海新聞特邀拍客 唐春勇
大暑退,潢潦凈,彩云斑。
——(宋)劉辰翁《水調歌頭·天地有中氣》
云霧飄渺間,晚霞熱烈綻放
平靜的海面染成緋紅一片
各色燈火亮起
這個夏夜注定流光溢彩

青島天空出現了燦爛的云霞。觀海攝影師 崔超 攝
大暑習俗,消暑滋補
送大暑船
“大暑船”是人們祈求五谷豐登的一種風俗,流行于浙江臺州沿海地區。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隨后,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在海上點燃,隨水而去。

大暑習俗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網
吃仙草
廣東有大暑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大暑習俗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網
食荔枝
民間傳說大暑這一天吃荔枝,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是最愜意、最滋補的。

大暑習俗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網
喝暑羊
山東魯南地區有在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山東省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大暑習俗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網
大暑養生,重在養心
這個時節高溫酷熱 、易動肝火
常常會覺得心煩意亂、食欲不振
可多吃冬瓜、苦瓜、蓮藕、番茄等食物
多飲金銀花茶、菊花茶、荷葉茶
清心降火,養心安神

工作人員采摘成熟的小番茄。觀海攝影師 韓加君 攝
大暑時節炎熱至極
要講究飲食衛生
營養平衡
保證睡眠充足、心情舒暢
堅持適當運動
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市民走出家門,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盡情燃燒卡路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于滈 攝
夜熱依然午熱同 ,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 時有微涼不是風。
——(宋)楊萬里《夏夜追涼》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海水浴場,游客乘坐快艇在海面游玩。觀海攝影師 俞方平 攝
當你用心、用情地
欣賞大自然的美好
便會遺忘蒸騰暑氣,自得清涼

游客在水上樂園戲水游玩(無人機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社 孟德龍 攝
暑日有盡,時光無垠
在今年最后的盛夏之期
觀海祝您
萬事盛好,樂享夏日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