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沒有料到,陳木勝導演的遺作《怒火·重案》會如此讓人驚喜。
各種重武器、飆車、槍戰、爆炸等動作大場面,久違的尖沙咀街景實拍,配合著清晰流暢的運鏡、剪輯、配樂,咔咔咔、突突突、殺殺殺,讓人腎上腺素持續飆升。
硬橋硬馬的香港警匪片回來了!
疫情復工以來,及格的院線動作類型片,其實都挺稀缺的。這種經典港片的極致、癲狂與過火,大家已經暌違太久。

重案層面:
盡皆癲狂盡皆過火的視聽體驗
《怒火·重案》的故事不算復雜:重案組督察張崇邦(甄子丹 飾)親睹警隊戰友被殺,深入追查發現,悍匪首領竟是昔日戰友邱剛敖(謝霆鋒 飾)。原來邱剛敖也曾是警隊明日之星,而將他推向罪惡深淵的人,卻正是張崇邦,于是阿邦陷入與阿敖及其同伙的生死對決。

與曾經的港式動作片一脈相承,《怒火·重案》對能夠直接訴諸官能快感的元素進行極致化發掘與表現。動作、槍戰、爆炸、追逐等火爆場面,越刺激越好,干就完事。
片中中有非常多可圈可點的動作場面。
比如,甄子丹在南亞裔棚戶區單挑賭窩,以一敵百。一方群狼環伺、嗜血癲狂,一方力掃千軍、摧枯拉朽,窮街陋巷中殺出重圍。
香港街頭的飛車戲,也是最高潮的重頭戲。阿邦和阿敖從樓梯間一直追擊到馬路上,一個開車,一個騎摩托,互相撞擊,各種拼盡全力想要搞死對方,非常直給,簡單粗暴。
還有最終團戰的街頭火拼,以及教堂1V1大戰,都各有精彩的設計。
怒火層面:
從“用完即棄”到“用完背鍋”
曾經經典香港警匪片中,打到關鍵時候,總會出現警察“勸降老同事”的戲碼。可現在,同樣的劇本,甄子丹像一個沒有感情的打斗機器。從動作戲和人物的情緒延展來看,能明顯體會到一種極端窒息、步步緊逼地就是要“弄死你”的人物情緒。阿邦、阿敖與重犯幾個人物,心底連最后一絲柔軟都完全沒有,招招奪命。

何至暴烈、怒火于此?這里有一個從《掃毒》系列,到《拆彈專家》系列再到《怒火》的“怒火”演進。《掃毒2》《拆彈專家2》《怒火·重案》其實是同一個故事,都是對“小丑/蝙蝠俠”故事的香港本土化改寫。
《掃毒2》里的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很工整地對應蝙蝠俠、小丑、戈登;《拆彈專家2》中的劉青云、劉德華,對應蝙蝠俠和小丑,當然劉青云的角色是最乏味的蝙蝠俠形象,最后幾乎就是公權力代言人。
《怒火·重案》的指涉更不用說了,口供室的戲份,完全就是對希斯·萊杰版小丑的照搬。從人物走位,到鏡頭打光、中景機位,全是照搬的。更不用說,故意給謝霆鋒嘴角弄傷疤這種細節了。

都是警察黑化的故事,都是講小人物受壓迫和不公后的復仇故事。《拆彈專家2》講“用完即棄”,《怒火·重案》講“用完背鍋”,后者更重一些,而且后者的人物動機和人物的行為邏輯更合理。
大批香港電影人北上后,香港本土電影創作(新一代導演群體)不再追求“娛樂性”,而是走電影節、藝術路線,。香港本土商業電影的消亡,給他們提供了機會。而北上導演在內地的創作,則嘗試將港片美學與主旋律有機結合。
從這個角度上看,陳木勝導演的遺作《怒火·重案》,或許真的是經典港片的一次回光返照,彌足珍貴。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