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燒烤店門前燒火炭,飯店后巷亂堆亂放,人行道被侵占——
“舌尖上”香噴噴 腳底下亂糟糟
賓館、飯店周邊人流密集,其中不乏南來北往的外地游客,一家家店面、一條條街巷都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生動體現(xiàn)。當前,我市正在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賓館、飯店在提供舒適住所、誘人美食的同時,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亟待改善。比如,臨街餐飲業(yè)戶占路經營,店門口隨意擺放雜物;居民樓網點業(yè)戶將居民區(qū)當成后廚加工區(qū),廚余垃圾泔水橫流;賓館停車場侵占人行道,妨礙行人通行等。
“賓館、飯店周邊的問題亂糟糟的,這讓城市窗口染塵,讓城市形象受損。”有市民在采訪中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增強管理意識,禁止商戶跨越經營“紅線”,從而提升窗口區(qū)域的市容秩序。
探訪1:
市南區(qū)閩江路美食街:
前店“臉面”光鮮 后巷臟亂不堪
閩江路是島城知名的美食街,吸引著八方食客。近日,一些市民陸續(xù)向青島日報輿論監(jiān)督熱線反映,在這條美食街上,一些背靠居民區(qū)的飯店表面光鮮亮麗,但背后問題不少,讓住在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
據(jù)家住市南區(qū)閩江路青啤花園小區(qū)的王先生報料,小區(qū)1號樓3單元一樓是一家名為“大哈福”的燒烤店。該店常年將4臺冰柜露天放置在居民樓下,旁邊存放著垃圾桶。8月12日,根據(jù)王先生的指引,記者在該小區(qū)南門東側發(fā)現(xiàn)了這4臺冰柜。

市南區(qū)閩江路158號院內,多家飯店利用公共區(qū)域亂堆亂放。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冰柜放置在室外,表面污跡斑斑,緊鄰冰柜的是4個沾滿油污的垃圾桶,一股腐爛的氣味撲面而來,讓人難以靠近。“這里是小區(qū)的公共空間,如今卻成了衛(wèi)生死角。”王先生感嘆,“飯店里的食客誰會想到,他們口中的食物竟然存放在如此不堪的室外環(huán)境之中。”
飯店“后巷”臟亂的情況絕非個例。有市民反映,在閩江路158號院內,多家飯店利用公共區(qū)域亂堆亂放。記者探訪時發(fā)現(xiàn),閩江路158號的一層是沿街飯店,飯店的后門開在背街的居民院內,網點以上是居民樓。記者看到,院內堆放著不少廚房用具,大到操作臺、商用鍋灶、洗刷臺,小到湯桶、周轉箱、篩水盆,可謂應有盡有。“這些廚房用具堆在院子里足足有三四米高,擠占了居民的公共區(qū)域。”一名居民吐槽說,“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放置在院里的餐飲垃圾桶。”
記者轉了一圈注意到,每家飯店的后門都有專用的垃圾桶,少則四五個,多則八九個,一些垃圾桶油膩不堪,存放處泔水橫流。“前店‘臉面’光鮮,后店卻是一片狼藉。”閩江路158號樓院的居民告訴記者,“希望飯店負責人能夠做到店前店后‘表里如一’,也期待相關部門根據(jù)《青島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對飯店的周邊環(huán)境加強管理,讓商戶不要跨越經營的‘紅線’。”
記者查閱《青島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了解到,該《辦法》規(guī)定,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應當將餐廚廢棄物分類投放,收集容器應當保持密閉、完好、整潔,并做好防蚊蠅、防鼠等工作。
探訪2:
即墨區(qū)七星街區(qū)域:
業(yè)戶占路經營 雕塑遭人毀壞
改造后的七星街位于即墨核心城區(qū),聚集了眾多餐飲業(yè)戶,是遠近聞名的美食街。近日,有市民向本報輿論監(jiān)督熱線反映,該區(qū)域存在亂丟垃圾雜物和臨街餐飲業(yè)戶占路經營問題,甚至有燒烤店在門前人行道上燒火炭,給過往行人帶來了安全隱患。

即墨區(qū)七星街的雕塑被人涂鴉。
8月16日,記者來到即墨區(qū)藍鰲路、墨城路路口附近的七星街區(qū)域探訪。從白石巖路向東轉入七星街,街口豎著“文化街區(qū)、美食地標”的招牌,街道兩側餐飲店鋪密集,時至中午,街區(qū)內人來人往,食客在餐飲店進進出出,不少外賣小哥穿梭送餐。街區(qū)內設置了多處仿銅雕塑,但雕塑普遍存在破損問題。
記者近前看到,一組爺孫倆逛街的雕塑被人亂寫亂畫了一些不文雅字句,雕塑人物的臉上還被人噴上了藍色油漆。在一家主營烤肉拌飯的飯店門前,一組食客用餐的雕塑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但雕塑人物手中的飯碗里居然被人倒入剩飯、扔進竹簽等雜物,變質的飯渣散發(fā)出酸臭味道,招來了蒼蠅圍著雕塑飛舞。
記者經過一家韓式燒烤店時,感受到炙熱的烘烤感——原來,熱源來自燒烤店門前的一個鐵柜,鐵柜里面放置了10多個炭爐,一個大鐵桶中裝滿了正在燃燒的火炭。“美食街有不少飯店主營燒烤類餐飲,為避免木炭點火時在店內產生濃煙,店主就在門口的人行道上燒炭。火炭燒至彤紅時,店主再用鐵鉗夾起火炭送到店內上桌。”經過這里的魏先生說,美食街上人來人往,店主在路邊燒炭很容易燙傷過往行人。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不少燒烤店在門前的人行道上燒炭,一家“歐客烤肉吧”店主用鐵鉗夾火炭時,過往行人趕緊跳開躲避。
因為美食街的聚集效應,七星街旁邊的寶龍生活廣場南側步行街同樣是餐飲店鋪林立。為了招攬客源,商家在步行街上隨意擺放經營物品和燈箱廣告,電動單車、三輪車也胡亂停放在步行街上,過往行人要從燈箱招牌、電動單車和三輪車的縫隙中穿過。“餐飲店鋪烹飪的美味確實吸引人,到了周末,美食街周邊可以說人潮涌動,可街區(qū)的環(huán)境讓人不敢恭維,希望主管部門能讓美食街的環(huán)境也美起來。”魏先生說。
探訪3:
平度市青島路和鄭州路賓館酒店集聚區(qū):
人行道不堪重負 電纜線雜亂無章
“如家酒店旁邊的人行道上,車輛隨意停放,占據(jù)盲道,堵塞行人通行路。7天連鎖酒店樓體上線纜纏繞,雜亂不堪。”近日,市民孫先生向青島日報輿論監(jiān)督熱線反映,這些亂象既存在安全隱患,又影響城市文明形象。

平度市7天連鎖酒店旁線纜雜亂無章。
根據(jù)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8月16日前往平度市青島路、鄭州路路口實地探訪,該路口被多家酒店、賓館環(huán)繞,如家酒店和7天連鎖酒店位于路口的南北兩側。記者在如家酒店附近看到,車輛成排停放在人行道上,車頭壓住了盲道,阻塞了市民通行的道路。現(xiàn)場停放的9輛車中,有4輛貨車、5輛私家車。“人行道是根據(jù)行人標準設計的,現(xiàn)在這么多車輛停放在上面,甚至停放著近3噸重的貨車,遠遠超出了人行道的承受能力。”一名過路市民憂心忡忡地說。
記者注意到,盡管路口處的人行道上安裝了護欄和擋車柱,但仍有車輛停放在人行道上、擋車柱內側。一位熱心市民告訴記者,如家酒店的停車場靠近人行道,兩者之間并無明顯的區(qū)隔,有的車輛進入停車場后就直接停放在人行道上。“這里的擋車柱松動了,車主挪開擋車柱就能將車停到人行道上。”這位市民雙手抓住身邊的一個擋車柱,稍一用力就將其拔了出來。
“車輛停放在人行道上堵塞道路令人心煩,對面7天連鎖酒店旁雜亂的電纜線則令人心焦。”孫先生指向路口北方說。
記者向北前行,來到路口北側的7天連鎖酒店,只見酒店樓體上的線纜糾纏在一起,雜亂無章。一根水泥線桿矗立在酒店旁邊,上面設備箱的蓋子大開,露出了里面的設備元件,五六十根粗細不等的線纜通過設備箱,在線桿上縱橫纏繞混搭,然后延伸到酒店樓體上。由于多根線纜掛在上面,干凈整潔的墻面宛如附上了一張蜘蛛網。
“酒店是城市的門面,外地人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就從下榻的酒店開始。如家酒店、7天連鎖酒店存在這些問題,有損城市形象。”孫先生表示,希望相關部門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保持人行道暢通,理順雜亂線纜,營造出良好的城市文明形象。(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記者點評
用好管理之“針”文明之“線”
治理好賓館、飯店的周邊環(huán)境,對內關系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對外則是一扇展示文明風尚的城市窗口。從記者探訪的情況看,分布在大街小巷的飯店、賓館,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城市文明窗口也由此蒙塵。
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暴露出的是城市管理的不持續(xù)、不徹底。占路經營、車輛亂停顯而易見,相關部門或視而不見,或整治不力,結果是飯店、賓館周邊的亂象天天“上演”。難怪市民吐槽:“監(jiān)管輕描淡寫,商戶習以為常。”
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暴露出的是管理體制的不順暢、不長效。一時“治病”易,長久“免疫”難。在商言商,追求利潤、擴大經營面積、吸引顧客是商家不變的目標,管理稍一松懈,占路經營、亂堆亂放、車輛亂停等問題就會回潮。從根本上來說,主管部門的管理機制并未真正建立健全,沒有讓制度成為不能逾越的“紅線”和“高壓線”。
賓館、飯店周邊環(huán)境治理,主管部門需要在強化常態(tài)管理、長效監(jiān)督上下功夫,要有“針線意識”。
針,就是管理之針。這根針必須“硬”,確定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必須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到底。比如,之前推行的臨街商戶“門前五包”制度——包衛(wèi)生環(huán)境、包園林綠化、包立面整潔、包公共秩序、包城管信息報送,嚴格執(zhí)行必會讓經營單位有責任,讓區(qū)域管理得更精細。這根針還要鋒利,對待屢教屢犯的業(yè)戶必須嚴格執(zhí)法、依法處罰。
線,就是文明之線。這根線必須“綿”,讓文明之光延續(xù)不斷,串起城市的各行各業(yè)、方方面面。賓館、飯店周邊環(huán)境治理涉及方方面面,相關部門應以文明為引領,引導千萬商戶積極參與、同向同行,為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發(fā)出螢火之光,照亮每一扇城市文明的窗口。
青島日報2021年8月19日9版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