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
是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
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關停
一周的時間
如今,
在去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的路上
很多標有“機場”字樣的指示牌
已經被涂掉
↓↓↓


而在流亭機場外,
能夠看到很多搬家公司的廂式貨車
不停地進進出出。

一些貨車司機表示機場一夜轉場運營,留在流亭機場內部和外部的邊檢站等辦公樓里,還有不少需要搬運的辦公用品等,轉場后的這一周他們每天都會來,每天大約都會有四五十輛貨車進出,完成轉場搬運收尾工作。“機場這么大,要收尾的東西也很多,這也算是整理下最后對機場的回憶吧。”一名搬家公司貨車司機說道。
在流亭機場周邊的村子里,
面對記者
“機場關停后,你習慣嗎”的問題,
居民們給出了回答。

流亭機場關停后,
這里將崛起一座“未來之城”。
“未來之城”什么樣?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
每個人都有著最瑰麗的想象,
每個人都在期待著。

城陽區城陽村,位于流亭機場跑道外墻北面。飛機轉場前,忙碌時,幾分鐘就會飛過一架飛機。

轉場前飛機飛過城陽村上空。
城陽村
“一下子就沒有動靜了”
人物:小蘇
“飛機多的時候,不到十分鐘就來一架。”今年37歲的小蘇在城陽村的街上搞汽車美容工作。他告訴記者,飛機飛到這里時已經很低了,巨大的機翼和機腹就在頭頂上。

小蘇(右一)在工作中。
小蘇汽車美容店所在的這條街,叫“繡城路”,路兩旁幾乎全都是平房。街道走向和機場跑道幾乎在一條直線上。
5年前小蘇剛來城陽村居住時,頭頂上的飛機讓他感到新鮮,“后來就見怪不怪了,飛機聲也習慣了。”
對于“是否習慣”的問題,小蘇的回答是“無所謂”。
小蘇的顧客也是名年輕人,他問小蘇:“原先每天能有多少飛機?”

轉場前,飛機飛過小蘇所在街道上空。
“數不過來!”小蘇停下手中的活,看了看天空,“2018年6月份那陣飛機特別多,而且飛機也比平常的大,顏色也各式各樣。”
“現在沒有嘍,一下子沒有動靜了。”小蘇最后冒出一句,自言自語。
你認為未來會有什么發展?
“未來之城”嘛,說是要建未來之城,肯定是高大上的,不過現在還不知道具體會建什么,房地產業會有,其它的也會有……
“心里真的挺失落……”
人物:石先生
文陽路和繡城路十字相交,石先生在附近開了家小超市。

石先生坦言:心里很失落。
當記者問“飛機場關停后有什么感受”時,他神色有些黯然:挺失落的,聽不到飛機的聲音,心里有些空落落。
“你問我為什么會失落?因為機場關停,人就少了唄。”他說,機場周圍很多人都在機場上班,或從事與機場相關的行業,現在機場關停,這些行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在這生活了30多年,石先生也算是流亭機場發展的見證者。“一開始飛機不多,半天有一架兩架的,到后來一天比一天多,特別是這些年,感覺一架接一架。”他笑著說,隨著每天的飛機越來越多,身邊從事與飛機相關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
“現在沒有飛機了,能跟著去(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都去了,去不了的也在想辦法。”石先生告訴記者,他不習慣沒有飛機的日子。
你認為未來會有什么發展?
飛機不飛了,這里也能“動”了,你看現在附近哪有個高樓?以后這里肯定會有高樓大廈。

轉場前,跑道北端,飛機在這里降落。

轉場后,已沒有飛機降落。
王家女姑
既習慣又不習慣
人物:高中生小王
高中生小王今年17歲,在王家女姑村的大街上,他正在和伙伴小邢去找朋友玩。面對記者的提問,他打開了話匣子。
首先是“不習慣”,流亭機場已經存在39年了,他聽了“17年的飛機聲”,飛機,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其次是“習慣”,飛機走了,挺想念的,再也沒有聲音了。

小王和小邢不習慣記者的鏡頭。
“不習慣”又“習慣”,小王解釋為什么矛盾:“國家的建設有國家的道理,我們要服從國家建設需要,盡快習慣。”
你認為未來會有什么發展?
我說不準,但國家會有安排的,這是大事,不用急。
趙村
聽了大半輩子也是種緣分
人物:趙女士

遠遠看到的趙村。
在已經關閉的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附近,沿著安順北路往南走,就是趙村社區。今年63歲的趙女士說:聽著飛機從頭頂每天飛過已經聽了大半輩子了,突然間聽不到了,心里還有點不適應。
趙女士的娘家在趙村北邊不遠處的葦山社區,以前沒結婚前她就一直聽著飛機聲生活,后來長大嫁人來到了趙村,沒想到還是一直沒離開耳邊的這個熟悉的聲音。

趙女士向記者介紹自己的年齡。
“以前老是聽也沒覺得多特別,現在突然聽不到了,最近還是有點想念的,想想這可能就是緣分吧。”趙女士說道。
你認為未來會有什么發展?
從手機上看到你們的新聞,說是會規劃得很好,具體也不清楚,相信以后肯定會更好的!
這座“未來之城”什么樣?
“機場關停后,這里要建什么?”記者在采訪中,居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盡相同,但大家都知道,這里要崛起一座“未來之城”。
在8月10日舉行的民生在線活動中,城陽區委副書記、區長解宏勁在回答網友“流亭機場原址規劃建設出臺了嗎”的提問時,回答:
機場轉場后,流亭機場周邊區域將是城陽區重要發展區域,近年來,市、區各級各部門對流亭機場周邊區域進行了不同層面的研究研討。
目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在組織開展《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城陽區根據上級部門統一部署,聯動開展《青島市城陽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并同步開展流亭機場區域發展定位、空間布局等規劃研究工作。城陽區已啟動流亭機場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
之前,2021年城陽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要搶抓流亭機場轉場契機,做好發展戰略規劃編制,找準現有產業與新導入產業契合點,大力引進、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全力建設青島城市副中心。
其實,早在2017年,相關部門對這一區域就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定位。
當時,城陽區城市規劃建設局對一份人大代表建議的答復中就提到:
隨著新機場的搬遷,機場周邊的土地將得以充分利用,增加了城陽的發展空間,急需對機場及周邊區域的土地進行重新定位規劃,重塑城市形象。機場周邊區域列入“未來之城”,市規劃局已經開展規劃編制工作。我區也成立了專門機構推進該區域規劃建設。
再清晰一點。2021年4月城陽區自然資源局發布的《流亭機場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項目公開招標公告》對“未來之城”有了進一步的詮釋:
流亭片區將被建設為一個集產業、商務、消費、金融、交通、教育、醫療、文化、運動、景觀為一體的高端現代、活力時尚的“未來之城”。
在流亭機場騰出的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未來之城”已經有了輪廓。因之前服務于機場,這里的各種基礎設施和配套都屬于“高配”,無論以后這里是何種產業集群,都無需再費時間,也無需在狹窄的空間內“閃轉騰挪”。
“未來之城”的面紗掀開還需時日,但正是因為如此,每個人心中才有盡情地的憧憬和期盼。

也許,
正是因為這片土地太過于珍稀
描繪藍圖者謹慎再謹慎
下筆之前要費一番躊躇
構圖布局
非到胸有成竹之時方才下筆
好飯不怕晚
良緣不怕遲
青島人常說的這句話
用在這里也是很合適吧
你對“未來之城”
有哪些期待
留言里說一說吧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魏鈮邦 吳冰冰)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