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爾塔變異毒株此番來襲,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態勢,令逐漸步入正軌的各行各業,尤其是線下消費和服務業,又添冷意。不過,對此應以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既不能回避短期內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影響,也要看到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人生總會有風雨,城市也是一樣。只有不斷實現轉型升級,才有能力應對更強挑戰,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要不遺余力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是山東和青島推動經濟發展全方位變革,實現區域能級躍遷的關鍵路徑。去年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工業互聯網所蘊含的價值和巨大能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成為各大城市競相押注的發展新賽道。青島作為最早的探路者之一,大膽提出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愿景目標,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蹚路。如今,工業互聯網給青島制造業帶來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依托工業互聯網催生的新模式新業態,青島不少企業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價值曲線,“青島制造”正在加速新生。
努力化危為機,促進消費和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服務業早已躍升為我國第一大產業。疫情之下,線上服務得到了大規模推廣。更多居民開始接受、習慣線上服務,體驗到數字化服務所帶來的便利,也倒逼部分企業加快數字化建設,為整個服務業數字化進程按下了快進鍵。比如,截至今年7月底,上海兒童醫院的智能預問診已覆蓋全院75%臨床科室,實現了“候診即問診”,讓數據“跑起來”,讓等候變得有意義,大大提升了看病效率。而且,上海所有醫療機構實現了跨院互聯互通,各項檢查檢驗報告均可網上查詢,做到了“檢查不重復、省錢又省心”。在商超、圖書出版等諸多行業,線上線下融合提速,云旅游、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也蓬勃發展,不僅對沖了疫情帶來的部分負面影響,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拓出新空間。
要堅定不移,支持中小微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在疫情沖擊下,最脆弱的是中小微企業。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中小微企業的營業收入明顯減少,支出卻不能停止,容易因現金流斷裂而面臨危機。中小微企業如果出問題,不僅會沖擊就業與經濟增長,還會影響群眾生活,甚至影響社會穩定。需要看到,中小微企業雖然“船小好調頭”,但抗風險能力明顯偏弱。需要一如既往地給予大力支持,幫其渡過疫情難關,進一步實現轉型升級,為百姓就業打牢基礎,為經濟發展蓄積活力。
山以險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壯闊。顯著的制度優勢、偉大的抗疫精神以及在抗疫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給了我們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和風險挑戰的深厚底氣。我們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在轉型升級上開出新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王學義)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