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菜對于大家來說都不陌生,搭配雞蛋、蝦仁包出來的三鮮餃子對島城人來說那可是絕對的美味。一場秋雨后,平度市仁兆鎮王城西村沙北頭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的把粗壯的韭菜苗移栽到泡沫箱里。“4萬多箱韭菜的訂單量,提前備好還要進行二次管理。12月初,將全部發往東北市場,讓消費者在春節期間吃到新鮮的韭菜。”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桂欣介紹道。

七道栽植工序種出鮮食韭菜
現如今,在自家陽臺上種上一點蔬菜變成了一種時尚,新鮮的蔬菜不僅吃著放心,而且非常方便。在平度市仁兆鎮王城西村沙北頭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一場秋雨過后,韭菜地里一片泥濘,即使泥巴包裹了褲腿也沒有拖住工人們忙碌的熱情。
“箱裝韭菜經過一年多的試驗,得到了東北客戶的認可。”王桂欣說,箱裝韭菜項目自去年開始,通過試驗達到理想的效果。合作社今年韭菜育苗面積為8畝,期間要經過播種育苗、機制土培養、日常大田管理、起苗、修剪、移栽、二次日常管理等七道栽植工序。一直培育到12月初,將全部發往東北市場,讓消費者在春節期間吃到新鮮的韭菜。

每畝韭菜苗可收入10萬元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王桂欣引種的這款“雪韭”不像其它大田韭菜一樣還需要冬眠,一個泡沫箱大約栽植有110顆韭菜,單次產出達三斤多,在水分充足情況下,基本上二十天就可以割一茬。與其它韭菜相比,雪韭在播種育苗之初,工人們先用機制土將露天種植區的土地覆蓋,通過內含的草木灰成分滅殺韭菜的天敵——地蛆,從根本上避免藥害傷人。并且箱裝的韭菜抗旱、抗寒,抗病菌,是一款適合懶人種植的鮮食農品。
“今年我們與北大荒集團簽訂了供應合同,供應春節市場4萬箱,細算下來,每畝韭菜苗可收入10萬元。帶動村民致富還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通過種植箱裝韭菜,每年給村里合作社帶來了幾十萬的效益。”王桂欣說,今年是箱裝韭菜第一年走向市場,合作社先批量種植看成效,到了明年他們將發動社員大量種植,讓社員跟著合作社享受訂單式農業的紅利。

特色農業帶動產業融合發展
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是一個以洋蔥、大蒜、芋頭等蔬菜種植和盆景葡萄生產為主的純農業合作社。近幾年通過成立合作社黨委、建立莊戶學院和農民創業園、發展電子商務,走出一條“合作社+黨員+農戶”的發展路子,帶動了農業產業創新發展,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振興。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以“走出去聯,引進來種,市場上銷”模式,趟出一條具有特色產業振興之路,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2020年,與北大荒農墾集團的合作,讓盆景葡萄、箱裝韭菜在東北春節市場打開銷路。今年經過流轉土地、培育新品種,完成了訂單任務。與此同時,合作社將南方的火龍果、荔枝、百香果等農品引種到平度, 通過盆栽種植實現了南果北種,增加了農民收入。
王桂欣告訴記者,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與社員簽訂種植協議,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農資、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全程無公害的種植模式,讓箱裝韭菜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產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崔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