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青島第二輪集中供地信息出爐,與此前相比,在控溢價、競買資格及資金違規嚴懲等方面做出調整。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在青島土拍歷史上首次提出“競品質”,即出讓方式由“限地價,競自持城鎮住宅面積”調整為當地塊的最高競買報價達到或超過最高限價時,網上土地競價中止,轉到線下競高品質商品住宅建設環節。根據近日公布的市北、李滄、嶗山、西海岸等各區土地出讓文件來看,競品質范圍包括智慧化基礎設施配置、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分值按照等級從1分-3分。

青島日報8月27日報道
業內人士表示,“競品質”有利于從源頭上引導房地產市場供應高品質住宅產品,引導開發商提升智慧化基礎設施、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方面建造設計能力,有利于促進我市房地產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6月19日,城陽區卓越中寰樓盤營銷中心,消費者正在了解項目信息。李鵬飛 攝
首輪供地拍出10530億元 土拍市場更加嚴格化
據中原數據顯示,今年首輪22個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達到10530億元,平均土地溢價率達到14.7%,樓面價平均達10002元/平方米,相比2020年同比上漲了15.1%。日前公布的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06430億元,增長30.7%。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33.1%,辦公樓銷售額增長9.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5.0%。據銳理數據統計,2021年1-7月份,青島商品房共銷售89322套,銷售面積10287191.94平方米,銷售總額1529.92億元,同比去年1-7月分別上漲24.8%、22.8%、25.7%。其中商品住宅成交76524套,成交面積9067629.95平方米,成交總額1369.15億元,同比去年1-7月分別上漲23.3%、22.4%、27.5%。
以上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全國一些熱點城市的樓市熱度未減。因此,各地開展了新一輪的調控措施,尤其是從源頭上控制市場。
8月18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青島市市轄區第二批次住宅用地供應集中公告》,分別從拍地地塊數量、延期競拍、控溢價、競買資格及資金、競品質、違規嚴懲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值得關注的有四點變化:
一是控溢價:大部分地塊均設定起拍樓面地價和最高樓面地價,溢價率上限設定在約15%以內。二是競買資格及資金:參與競買的企業股東不得違規對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和其他相關融資便利等,購地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使用金融機構各類融資資金,購地資金不得使用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借貸或預付款,購地資金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的借款,購地資金不得使用參與競買企業控制的非房地產企業融資等。三是違規嚴懲:若經發現,競買人提交的資質證明文件、《資金承諾書》等紙質文件不符合要求的,或同一企業及其控股的各個公司參加同一宗地的競買,取消競得人(暫定)資格,扣除5%競買保證金作為違約金不予退還,競買人3年內不得在我市參與土地競買。四是競品質,也是本次土拍的最大看點之一。
近日,市北、李滄、嶗山、西海岸等各區土地出讓文件依次公布,青島土拍“競品質”細則出爐。對此,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分析指出,本輪杭州、無錫、蘇州、天津、青島等地土地調控嚴控土地價格,是從房地產源頭——土地供應端出發,嚴控地價,一方面降低了開發商拿地成本,令其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在本質上,政策本身并非是讓利于房企,核心仍是為了穩定房價。另一方面,品質先行或倒逼房企注重產品力,提升項目品質,符合目前改善需求的大趨勢。
從行業預期角度來看,劉元婧告訴記者,“競品質”或有望成為土拍規則新“標配”,未來專做高品質的開發商或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未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依然是主旋律。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青島市綠色建筑與超低能耗建筑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從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與近零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綠色生態城區和綠色生態城鎮等4大方面提出了未來五年建設目標,到2025年,青島裝配式建筑單體裝配率將不低于50%。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未來專注或深耕于高品質的開發以及建設企業或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7月3日,市北區金地·華章營銷中心開放,眾多市民了解項目信息。李鵬飛 攝
多個城市先后接力 未來土拍良性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在此之前,北京、西安、成都、杭州等地,均已推出類似的土地出讓措施。譬如北京,今年5月已完成首輪競高標準投報即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另外一個特色城市為杭州。
7月30日凌晨,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正式宣布,杭州調整土拍競價規則,開展“競品質”試點。這次土拍規則調整,從競價規則、購地企業報名、配建模式、銷售方式等方面,做了全面規劃。
首先,啟動十宗住宅地塊“競品質”試點,要求先競品質方案,意向購地企業獲得資格后進入土拍程序,所有“競品質”地塊需采取,先核驗后現房銷售。降低土拍封頂溢價率上限,由30%調整為20%,其中“競品質”試點地塊的溢價率上限為10%。
與北京模式相比,杭州模式堪稱全國首創。北京采取先競地價,再競品質,而杭州先競品質,再競地價。并把得分最高的品質標準,作為項目建設標準。同時,又配套了現房及通過相關驗收手續后方可銷售的政策。從源頭到終端,最大程度確保“住宅品質”。同時將競品質地塊溢價率上限調整為10%,進一步緩解“既要高品質,又要控成本”的矛盾。
在青島8月18日發布土拍新規之后,8月25日,南京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公告出爐,同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會同該市發改委、建委、房產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住宅用地出讓工作的通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制定的《關于提升全市新建商品住宅規劃品質要求的通知》對外公開。

■8月6日,西海岸新區保利·領秀山售樓處開放現場。李鵬飛 攝
業內分析,這兩份《通知》包含諸多扎實舉措,以引導開發企業強化建設優質住宅產品的意識,讓廣大群眾在南京不但“有房住”,更能“住好房”。本次集中出讓的所有地塊,全部采用“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的新模式,與之前要求的“限房價、競地價”相比,多了“定品質”3個字,以此引導開發企業提升新建住宅的規劃品質,避免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降標減配。這一穩地價的舉措,將提高開發企業用更好材料、投更多資金來建房的意愿,為建設更優質的住宅、提升居住空間品質,提供切實的支持和保障。
業內指出,與所有的城市一樣,不論是南京、北京、杭州還是青島,“競品質”是樓市調控的政策加碼,是從源頭上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是對“房住不炒”的再一次詮釋。(本版撰稿 李鵬飛 責編丨李鵬飛 美編丨許宜 審讀丨苗玲)


作者簡介:李鵬飛,青島日報運營中心策劃總監、青島日報地產主編、觀海新聞APP時尚頻道負責人。媒體從業13年,作品曾獲省級新聞一等獎。近年來專注并深耕房地產領域,在青島日報設有專欄“飛閱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