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山東科技大學秋季學期開學,隨著“嵙嵙”們陸續返校,自動化學院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山科大校友、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郭承躍通過親身經歷,用“紅荊條”精神,勉勵學弟學妹們艱苦奮斗、鍥而不舍,不懈追求。

郭承躍是山科大自動化學院校外輔導員、國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在課堂上,他分享了扎根基層、甘于奉獻、成就自我的勞模故事。自動化學院全體學子通過現場集中聽課、線上同步觀看聆聽了這堂課。
郭承躍以鹽堿地中的“紅荊條”精神開篇,他告訴同學們,濱州北部的無棣縣馬山子鎮,毗鄰渤海灣,靠海卻看不見海,能見到的是一片又一片的灘涂,一片又一片的鹽堿地,在這草木難以棲息的鹽堿地上,唯有一種叫“紅荊條”的植物,千百年來歷經風霜、繁衍生息,給廣袤的灘涂平添了一抹新綠。

面對陷入深思的同學們,郭承躍隨即講述了他扎根基層,成就自我的故事。在工作初期,面對著成片的鹽堿地,他白天跟著老師傅檢修輸電線路,晚上用心讀書學習,冒雨搶修電力,讓電力不再成為該地區的負擔。一步又一步,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馬山子這個曾經用電困難的地方,也擁有了自己的供電中心。依靠腳踏實地,勤勞能干;無懼風雨,不畏艱辛;甘于平凡,默默奉獻;鍥而不舍,不懈追求的“紅荊條”精神,郭承躍艱苦奮斗,先后獲得國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青年崗位能手、山東電力行業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郭承躍說:“這并不僅僅是我自己一個人的故事,更代表了一系列像紅荊條一樣為供電事業不辭辛勞,艱苦奮斗的供電人。“

這樣的“開學第一課”,讓同學們感觸頗深。“開學返校后的第一堂課,十分振奮人心,學長分享的紅荊條精神,讓我很感動,也倍受鼓舞,新學期我會更加努力,以后也要做一名優秀的學長。”自動化2020級1班的許仕佳同學說。課堂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聽了勞模學長的動人故事,理解了鹽堿地中的“紅荊條”精神,在新學期伊始,激發了斗志,充滿了期望。(通訊員 孟慶祥)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