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青島市話劇院海爾兒童藝術劇團全新創排的兒童劇《木偶奇遇記》將于9月10日、11日、12日在青話小劇場連演六場。該劇日前舉行了彩排專場,充滿童趣與想象的冒險奇遇讓現場的小觀眾們身臨其境,共同見證了小木偶“匹諾曹”的成長歷程。“我們希望盡可能的還原故事發生的歷史時代背景,盡可能地創造一個原汁原味的具有歐洲風情的童話故事。”該劇編劇、導演張鵬介紹說,主創團隊在創作上進行了很多的考量,比如舞美設計、服裝造型、音樂選曲上盡量回歸歷史真實感,為觀眾呈現一部有意大利地域特色的童話。

父子情陪伴成長路
《木偶奇遇記》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代表作,這部發表于1880年的文學作品曾被迪斯尼搬上銀幕。此次青島市話劇院海爾兒童藝術劇團全新改版,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以更符合現代兒童心理的方式表現出來,講述了老木匠戈佩托雕刻的木偶“匹諾曹”獲得生命后開啟的一段離家之旅,著重刻畫了父子溫情和孩子心靈成長的內容。在遵循原著的基礎上,新版《木有奇遇記》的人物構架和故事情節也嘗試做了一些改編,從老木匠家的蟋蟀,到馬戲團的木偶和老板,再到反派騙子福瑞斯和維尼以及最核心的藍發仙女與精靈教師等等,新版的這些角色或給他幫助或鼓勵,哄騙與教導,又或是陪伴與包容,這都是一個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

整部劇中,老木匠戈佩托精心雕刻小木偶匹諾曹,為了給匹諾曹買課本不惜賣掉上衣,日夜尋找失蹤的匹諾曹,都表現出父愛的無私偉大。在鯨魚肚子里父子相遇后,老父親并沒有指責匹諾曹,而是用博愛寬大的愛感動了匹諾曹。張鵬認為,《木偶奇遇記》是一部難得的描寫父愛的兒童劇,不僅僅有人性父愛的情感表達,還有人性良知的重塑,人的重生等深層的意義,與當代的孩子和家長可以達到一種共鳴感。

奇幻舞臺,現代風格
《木偶奇遇記》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奇幻色彩,如何將蘊藏在故事內核的強烈地域風格和人物性格形象挖掘出來,導演張鵬在故事情節的設計上也下了大量功夫。貪玩逃學到馬戲團、受騙子誘惑身處險境、撒謊鼻子邊長、不愛學習長出驢耳朵、卷入魚腹……匹諾曹的這些“奇遇”情節都將在舞臺上還原原版童話故事的寓言色彩。

優秀的人格品質和冒險故事串聯在一起,加上舞臺色彩及明暗強弱、冷暖搭配的燈光效果,給觀眾形成一種很前衛的視覺語匯的現代舞臺演出空間氣氛。《木偶奇遇記》整部戲的舞臺場景設計十分簡潔,幾乎沒有搭建太多花哨的場景,在敘事的基礎上,更注重舞臺的流動性,追求一種意境的傳達。另外,劇中演員還時不時地走到觀眾席中和孩子們互動,臺上與臺下形成共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