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正是瓜果成熟收獲季,在萊西市各個產業生產基地,網上直播帶貨紅紅火火,農民再也不用為產口滯銷犯愁了。9月10日,早報記者探訪萊西市多個鄉鎮發現,30多家農產口電商將直播現場搬到了“田間地頭”,上半年,僅一家線上銷售平臺就賣掉西紅柿、甜瓜等150余萬斤,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在萊西,電商銷售之路的果蔬合作社不斷涌現,一大批優秀農產品企業“觸網”轉型。大學生史維享通過網銷,將家鄉的玉米餅子賣到了國內外。據介紹,2021年農產品線上銷售額將超5億元;農產品電商正在成為推動萊西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

人物:
“云端”買餅年銷70萬
除生鮮農產品外,萊西特色食品、傳統手工藝品同樣得以插上電商“翅膀”,跨越市場信息鴻溝,打破時空限制,飛向全國各地。
“這是第167包,加快時間,爭取趕上11點的那班快遞車……”9月9日,在萊西市七星河新村東龍灣莊自然村,史維享正有條不紊地將膠東傳統面食——玉米餅子打包,晾涼、裝箱、加冰、封口、裝車一氣呵成。另一邊,工人手工制作的玉米餅子剛出鍋,熱氣騰騰,等待新一輪的包裝發貨。
“現在,我們只做網上訂單,線下的訂單根本不敢接,忙不過來。夏天是淡季,每天訂單都在100單左右。這幾天秋高氣爽銷量增多,旺季提前來臨。先發走這200單,傍晚再發100單。”史維享笑著說。
“這幾年家鄉的創業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就想用自己積累的經驗,把家鄉的特色美食推廣出去,也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32歲的史維享上大學時的專業就是網站開發專業,畢業后先后在青島、濟南等地從事電商平臺運營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電商經銷經驗。于是決定回鄉自己創業。
2020年,史維享和對象回到家鄉萊西市創建起燕享輕食食品店,嘗試用傳統手工方法制作起膠東傳統面食玉米餅子,并“主攻”線上銷售,開啟自主創業之路。
“山東玉米餅子是比較出名的,吃起來清香,容易消化,營養又低脂,是非常健康的主食。”史維享介紹,為保證質量,他親自到農戶家中收取新鮮玉米,將玉米粒中的雜質挑揀干凈,確保100%玉米制作玉米面。在電商銷售模式拉動之下,史維享帶動起周邊村民為他專供玉米。
“旺季每天的訂單都在300單左右,最多可達400單,碰上節慶銷售量會更大。”史維享說,他開發制作的玉米餅子,除西藏、新疆、青海等偏遠地區外,其他省市都有銷售,年銷售額在70萬元以上。像玉米餅子一樣,借助于電商銷售渠道,“馬連莊甜瓜”“店埠胡蘿卜”“東大寨蘋果”等一批萊西市名優特農產品直供全國各大商超,送上普通市民的餐桌。

路徑:
打通快遞進村無縫對接
電商銷售渠道打通后,物品寄取便成為了限制農產品電商銷售的“瓶頸”。對此,萊西市創新打造“郵快合作”模式,將郵政成熟的末梢流通體系與大型快遞公司完善的管理標準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打通快遞進村“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布了第二批35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萊西市“共享平臺+郵政快遞”作為青島唯一項目入選,成為山東省三個入選項目之一。
“寄取快遞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往返15多里路到鎮上寄取了。”在萊西市河頭店鎮村級郵快合作服務點,洙河新村黨委書記姜龍提起郵政結合帶來的便利:“郵政投遞人員一天到服務站三趟,往外批量發出的農副產品,只要一個電話,郵政工作人員當天就過來打包寄遞發出了。”
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對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和農村快遞基礎設施以及寄遞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物流基礎配套設施不全等原因,以往農村快遞只能配送至鎮級,農村群眾需到鎮級中轉站收發快遞,十分不便。為此,萊西市積極響應國家“電商、快遞進農村”政策,在青島市率先啟動“郵快合作”項目,通過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方式,打造市、鎮、村三級物流體系,形成“一縣一倉配、一鄉一中心、一村一站點”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
“通過與‘三通一達’等6家快遞公司合作,2020年萊西郵政公司農村收件量增幅超過20%。”萊西市郵政分公司總經理孫遜介紹,截至目前,萊西市已在河頭店鎮、院上鎮兩個鎮170個自然村成功試點,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級物流集散中心1處、鎮級郵快合作處理中轉中心2處、村級郵快合作服務站160處。
在青島市新農村建設典型樣板社區龍泉湖新村,由河頭店鎮政府提供的400平方米郵快網點,現已升級打造成全省首家鎮級“渠道平臺轉型+郵快合作”綜合示范店,日均收發快遞約200件,每日到訪客戶不低于200人次。
為進一步打通農產品銷路,萊西市組織郵政萊西分公司、郵儲銀行聯合成立“助農聯盟”,搭建線上線下展示展銷平臺,通過線上電商平臺開展“網紅帶貨”“專題直播”等活動,直播賣出的貨物利用線下寄遞渠道,破解農產品進城銷售瓶頸,并提供農產品綠色包裝解決方案、鄉村農產品上行物流解決方案和電商平臺解決方案等服務。

氛圍:
3萬人從事電商行業
電腦旁打字聲不絕于耳,客服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線上訂單不斷從打印機“吐”出……走進位于萊西市上海東路的青島天天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辦公樓,一派繁忙場景。
“每天都是如此,我們的產品涵蓋了豆漿機、電壓力煲、電磁爐等8大系列200余個型號。去年銷售額突破2.1億元,今年上半年銷售額也已經達到7000余萬元。”天天購業務經理李陽笑道。不僅農村電商蓬勃發展,萊西電商的異軍突起還表現在各行各業。截至目前,萊西市擁有淘寶店鋪達9000余家,電商從業人員逾3萬人,電商企業已達800余家,年線上銷售額過千萬元以上的企業達50余家;1-6月份,電商網絡零售額達28億元。
針對“宅經濟”全面爆發后的新特點、新變化、新模式,萊西市出臺《關于支持直播行業發展促進電子商務新業態的獎勵政策》,進一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引進青煙跨境電商本地化服務中心,已有85家傳統外貿企業入駐,預計今年將入駐各類跨境電商企業8家,年實現跨境電商貿易額5億元。 同時,萊西市搶抓“雙萊一體化”戰略機遇,建立“雙萊跨境電商產業園”,鼓勵、引導更多的本地傳統企業入駐跨境電商平臺,加快企業線下線上轉換,進一步提升跨境電商貿易額。而在萊西經濟開發區全媒體產業園,集聚效應也已初步顯現,入駐唐昱網絡科技等電商企業20家,國內優質電商平臺陸續接洽入駐。(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通訊員 魏康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