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6日訊 “這場文藝微課堂真是精彩,俺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真是方便極了,前段日子我去參加的夜校花餑餑技能培訓微課堂,今天來文藝微課堂欣賞欣賞文藝節目,也學學秧歌怎么扭。”來自利民新村的村民張娟開心得說道。自鄉村夜校開展以來,按照膠州市委組織部關于新村黨委領辦夜校的要求,膠萊街道黨工委第一時間行動,以村民的需求為切入點,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在黨建宣講、涉農政策講解、技能知識培訓、法紀知識普及等多個領域,以理論與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
金秋送爽,文藝飄香,九月份膠萊街道“筑夢夜校”的主題是“文藝課堂送到家”,根據農民群眾需求,計劃在16個新村103個網格全部舉辦一場文藝微課堂,輻射范圍全面廣泛,演出內容精彩豐富,目前已經舉辦了45場。“我們依托各新村黨委辦公場所建立鄉村夜校,實現16個新村黨委夜校全覆蓋,有效解決農村黨員干部學習白天沒時間、晚上沒陣地的矛盾。”膠萊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曲文琨介紹。
據了解,“筑夢夜校”采取固定課程一月一期,特色課程隨時加期的方式進行開課。授課教師主要由街道機關干部、新村干部、第一書記、致富能人、鄉賢鄉醫、轄區內中小學教師等組成,用鄉音說黨史、講故事,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通過“筑夢夜校”的培訓,讓村民學習知識,提升素質,拓寬眼界,創新思維,及時領會中央和各級政府的方針政策,齊心協力全面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唱響新時代下樹立新風尚、培育新農民、建設新農村的時代強音。
截至目前,膠萊街道16個新村均已開課,合計授課54節,使得1600多名村民受到實惠。同時,通過個人自薦和組織推薦的方式,深入挖掘出15名村莊“土專家”“田秀才”“致富帶頭人”等,大力開展“村民輪流上講臺”活動,鼓勵村民主動登臺當老師,講自己最擅長的事,向村民傳授經驗。
下一步,膠萊街道一方面將與各個職能部門聯動縷清課程單,了解能夠為村民帶來什么課程;另一方面結合新村特色和最前沿政策理論和實踐經驗,開發新課程。(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劉偉)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