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高端發展向“新”而生
市北:前沿設計激起“一池活水”


■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成為城市更新樣板。 修相科 攝

■獲得世界三大設計獎的產品帶來靈感的火花。 崔冬妮 攝
9月17日至18日,以“設計新生”為主題的RCEP青島設計節在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盛大啟幕,喜訊隨至——青島企業斬獲紅點獎、德國IF獎、美國IDEA獎等工業設計大獎超300件,406件“市長杯”青島工業設計大賽參賽作品創歷年新高……彰顯著青島創新活力迸發,打造“世界設計之都”的積淀越來越深厚。
創新活力,正是新一輪城市制高點。當前,青島在多個國家戰略加持下,正迎來新一輪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市北區順勢而為,錨定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歷史方位,部署“1+6+N”產業發展格局,謀定高端,抓牢頭部,將新發展賽道對準工業設計、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助推支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為全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新動能。

■青島工業設計大賽主題展頗受關注。 崔冬妮 攝
搭橋高端資源
青島設計節帶來“顛覆性”改變
如果要為本次RCEP青島設計節概括幾個關鍵詞,高端、前沿、增值是最好的注腳。
“本次盛會集聚了海內外設計界人士、商業領袖、設計品牌企業代表等近200人,齊力推動青島營造高端化、國際化、商業化、品牌化的一流工業設計氛圍。”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主任羅俊杰介紹,受邀嘉賓包括來自全國政協參政議政專家庫、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以及意柯那設計集團、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比約克、甲骨文創意有限公司、全球服務設計聯盟等設計機構的專家,可以說代表了全球工業設計的最高水平。
在當日舉辦的設計論壇中,行業領袖、精英分享了“光影效應”“IP重鑄”“夜游經濟”等最前沿的設計理念。與會嘉賓們一致認為,工業設計業已成為制造業競爭的核心動力之一,在樹立產品品牌、創造產品附加值、助推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設計組織候任主席大衛·庫蘇馬提到設計的最終價值:“設計要讓消費者得到更有價值的產品,更加耐用、實用、易用、環保,加入人文關懷,提升性價比,并契合世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創新中心二樓展示的一款MR混合現實智能眼鏡“JIMO”,蘊含了大衛·庫蘇馬的價值理念。
這款眼鏡看起來像是普通太陽鏡的“加厚版”,僅有120克,還不如一個訂書機重。戴上眼鏡后,眼前便“跳”出來一臺紅色吉利新款轎車,大燈閃爍著光芒,車身線條流暢,繞車一圈,可360度觀看每一處細節。“這是目前全球最輕的一款MR一體機,搭載著影創科技自主研發的MR全息操作系統,按1:1比例做全息投影,能讓用戶‘觸手可及’。”青島影創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朝一邊調試不同場景一邊介紹,MR是一種新銳技術,是之前的VR虛擬現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能讓用戶在聯通虛擬和現實時,作出交互反饋,增強真實感。
他舉例說,比如患者要動手術,去醫院拍了一張CT片子,片子是平面的,但影創全息操作系統則可以把它變成全息立體的,醫生戴上MR眼鏡后,能直接在投影上畫各種切割線,保證手術“零誤差”。目前,這款技術已經應用到幾百臺骨科手術中,并將廣泛應用于工業、教育、游戲、娛樂、文創等領域,匹配不同行業。在2019年,這項技術斬獲德國IF設計大獎。
據了解,影創科技是世界領先的混合現實行業領軍企業,也是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的會員單位。在RCEP青島設計論壇上,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會員單位中的許多工業設計頭部企業都帶來了新技術、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擦出設計引領城市新生的火花。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遭遇前所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沖擊,全球制造業遭遇危機。而工業設計的一點“火花”,可為制造業帶來扭轉乾坤的神奇效能。從RCEP設計創新展匯集的榮獲日本G-Mark好設計獎、韓國好設計獎、澳大利亞好設計獎等國際設計獎項的100余件作品中,可以窺見這種突破,令人大開眼界。
像慧拓科技帶來的“Avatar Driver無人駕駛解決方案”,便緊貼當下社會熱點需求,顛覆現有的生產、生活模式。近年來,礦山、礦井事故多發,令人揪心。未來能不能出現一種“無人礦山”,讓礦車和機器人在危險區執行挖掘、運輸、下井作業,人在大屏后遠程指揮,提高安全性?
據慧拓科技介紹,“無人礦山”目前已在煤炭、冶金、有色、水泥四大行業初步應用,智慧化的背后,是5G網絡、智能算法、云端調度、仿真系統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Avatar Driver除了危險環境下的無人安全作業,也應用于有人駕駛場景中的應急接管,對駕駛員出現開小差、打手機、失能等異常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并預警,必要時還能夠通知應急管控中心接管車輛,遠程指揮安全停車。”

■參觀者競相體驗MR眼鏡效果。崔冬妮 攝
培育優質平臺
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成“資源洼地”
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所在地原是青島最大的特色里院“廣興里”,在這所百年文化建筑里與國際前沿的設計作品“對話”,有種過去、未來時空交織的奇妙感覺,也更能直觀地感受到設計賦能城市新生的創新活力。
從2019年11月3日市北區政府與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到2020年5月28日作為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與更新首批試點項目開園,“廣興里”邁出的每一步都彰顯著高標準。
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執行長由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封昌紅擔任。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設計行業組織,也是國內首個加入世界設計組織的行業組織。專業的資源支撐讓封昌紅對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信心滿滿:“我們計劃用五年時間,打造出一個可以支撐青島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工業設計平臺。前三年要把整個生態布局做好,后兩年重點提升服務水平。未來,這里將成為青島工業設計的‘新原點’,成為中國頂級的設計與創新高地。”
眼下,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運營僅一年多,便發揮了重要的“驅動器”和“資源庫”作用,入駐中科院中科光倉、青島設計師FM、法國銳態設計、青島聞衍設計有限公司等22家“設計頭部”和德國黑馬創新設計思維實驗室、設計云平臺等4個公共服務平臺,并引入獲得世界三大設計獎(紅點設計大獎、德國IF獎、美國IDEA獎)的設計作品進入青島市場。諸多青島本土企業獲得國際先進設計資源的支撐后,產品迭代,帶來巨大效益。
在設計界中,有個公認的“1:1500效應”,即在外觀設計上投入1,可收獲1500倍的價值收益。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外聯部部長張壽宇舉了個例子:“青島唯地咖啡有限公司有一款精品速溶咖啡凍干粉,我們的會員單位洛可可設計與唯地合作后,重新設計包裝,在京東上線后實現年銷量約5萬件,好評率99%,為唯地公司帶來產值400多萬元。”
好的設計為產品增值,自然帶來好的市場。創新中心還促成青島青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三點一思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合作,生產的一款全彩LED顯示屏成為“先驅”,重量不足5公斤,并且安裝時間由原來兩天縮短至幾小時。全彩LED顯示屏一上市就備受消費者青睞,實現年銷售超過3000套。
“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是一個資源平臺,一手連著具有世界高端水平的設計資源,一手連著有轉型升級需求的青島制造業企業。”張壽宇介紹,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今年的年度主題是“設計點亮青島”,已組織了設計論壇、設計展覽、設計工作坊、設計之夜品牌活動、產業對接會等30余場,促成50余家頭部企業成功對接。目前創新中心入住機構洽談設計服務項目26個,總金額達300余萬元。
據了解,創新中心還將在下半年舉辦中國UI設計趨勢大會等活動,推動成立智慧產業設計研究院,作為青島打造工業設計“五個一”的新引擎。
對此,市北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市北區將助力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發展成為立足青島、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的設計大平臺,深化與“城市合伙人”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的合作,用工業設計引爆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發展,爭當青島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和驅動器。

■現代感十足的“設計之翼”與典雅古樸的里院交映生輝。 崔冬妮 攝
發展尖端科技
市北企業為“國之重器”添“智能大腦”
去年12月17日,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探月”成功的背后,同樣凝結著市北企業的科技力量。青島森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是給嫦娥探測器裝上“智能大腦”的設計方之一。
走入青島森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仿佛走入“未來世界”,只見一個個電腦屏幕上閃現著各種軟件模塊,科研人員正操作著鼠標對這些模塊進行調整。這家專門從事航天智能制造領域三維數字化開發和虛擬現實仿真的高科技軟件企業,從2007年協助完成我國第一顆全數字化北斗導航衛星以來,十幾年間,研發團隊全程參與了包括嫦娥、海洋、神舟、天宮載人飛船、北斗、長征系列等衛星和火箭,以及FAST天眼、戰略預警雷達等眾多國家重點型號的總體全三維數字化研發及無紙化總裝。
“如今,我國的大部分衛星、火箭的設計與總裝制造已經實現了全三維數字化。”青島森科總經理李述軍介紹,因為航天器的總裝工藝特別復雜,每一個模塊都有極為精準的技術要求,因此全三維數字化運用了地理空間信息技術(GIS)、虛擬現實技術(VR)、三維圖形技術、物聯網技術(IOT)等許多前沿科技。“我們提出的全三維數字化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已經被應用到衛星、火箭和雷達重點型號,森科已成為國內開展三維設計增值服務實力最強的公司之一,擁有19項軟件著作權、2項軟件產品、2項發明專利,去年實現營收2000萬元。”
近年來,新興科技正引領著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升級。市北區審時度勢,在“1+6+N”產業規劃中,明確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寫入未來趕超的“17條產業賽道”中,并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發展目標——加速發展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
為此,市北區一方面積極通過“雙招雙引”集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等的同時,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創新力活躍、高成長性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

■市北區激發全域創新活力。 北 訊 攝
近兩年來,市北區有1家企業入選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名單,7家企業榮登省級瞪羚企業名單,9家企業榮登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檸檬豆工業互聯網平臺被認定為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劉笑言 曹現梅)
責任編輯:張慕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