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9日訊 普通國省道優良路率達到90%,縣鄉道中等路率上升到93%;養護項目推進速度明顯加快,2021年實施的17個普通國省道、縣道養護項目均已落地,20個鄉村道養護項目已開工;路產路權得到有效保護,2021年前9個月涉路許可審批13項、涉路事項審批100%,涉路事案賠償13起、賠款金額6萬余元;應急保暢處置效率顯著提升,2021年前9個月啟動除雪防滑3次、應急防汛5次,時效性都有較大提升……觀海新聞記者今天市交通運輸局獲悉,通過“1234”養護一體化運行新模式,全市公路技術狀況逐步提高。
近年來,市交通運輸局以爭創交通運輸部“四好農村路”信息化管理改革全國示范點為契機,選取即墨區開展試點工作,以打破普通國省道、縣鄉村道多頭管理壁壘為突破口,把普通國省道管理平臺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平臺融合在一起,共同推進青島公路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積極探索出一條區域公路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即墨區將普通國省道運行監測平臺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平臺整合為區域公路智能化管理平臺,兼容94處普通國省道、19處縣道和10套車載系統視頻監控,接入212路“天網”視頻數據,提高區域路網監測覆蓋面,把厘米級區域公路高清地圖、AR技術引入公路管理,采集錄入路產信息和路面橋梁檢測數據,建設區域公路基礎數據庫,搭建平臺養護、管理、監測、服務4個板塊,形成公路資產、日常養護、養護決策、績效考核等10個應用場景,實現大數據在公路領域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深度融合應用。
市交通運輸局公路中心還把試點推向全面,以實施公路大數據融合應用為抓手,推行“1234”創新模式,即“建設一個平臺、明確兩級責任、推行三級路長、實現四個統一”,發揮專業優勢,大力實施區域公路養護一體化,爭取青島市所轄普通國省道2227公里、農村公路12201公里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培育交通強國示范創建新優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陳波 王永敏)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