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大多數市民都在登山、聚會、團圓、品美食……但對于公交駕駛員來說,卻不一樣。這個假期,304路駕駛員王勇,又和此前的國慶假期一樣,手握方向盤,堅守在車廂內。作為島城首條開進嶗山的旅游線路,王勇見證了假期市民出行變遷。

首條進嶗山旅游線路
304路線開通以前,外地游客前往嶗山旅游的成本較高。 “當時嶗山風景區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傳統意義上的嶗山風景區就是太清、上清景區。 ”城運控股公交隧道五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劉長亮說,外地游客去嶗山旅游,除了報團外,就只能乘坐“黑出租”或“摩的”了。
1997年,304路線正式開通,起初由團島開往埡口,是當時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聯通東西部的公交線路。304路線一開通,就受到市民游客的追捧。王勇因出色的工作表現被選調到304路線承擔駕駛工作。提起當年線路剛開通時的情景,王勇仍然記憶猶新。 “人非常多,從始發站就開始排長隊,幾乎車車爆滿,當時人多到什么程度,這么跟你說吧,連乘務員都擠不上車了,都得從駕駛室旁邊的門上車。 ”同年,為了方便黃島坐輪渡到青島的市民乘車,304路線始發站由團島延伸至輪渡。
一趟六小時串連網紅景點
隨著嶗山旅游的不斷發展,景區觀光巴士開始盛行。 2010年5月,304路線終點站由埡口遷至流清河。雖然不再穿山越嶺,但是304路線仍然承擔著東西兩地的重要營運任務,被稱為“沿海一線流動的風景線”。
國慶假期,王勇一圈運行下來往往都需要五六個小時,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和同事們開車時都不敢喝水,有時候吃飯也就是靠幾塊餅干對付。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私家車前往景區的人越來越多。 ”王勇表示,客流相比此前有所下降,但由于長度長,且停靠站點多,加上途經區域全是網紅點,車輛行駛速度較慢。最為緊張的是傍晚前后,隨著游玩結束,游客扎堆乘車返程。為此,王勇等按照公司要求,增開區間車輛,將游客拉到香港東路地鐵站旁,以達到迅速疏散人群的目的。“私家車、地鐵等交通工具越來越方便,如今乘坐公交車的舒適感明顯增強。 ”王勇說。
車廂內講起特殊團課
緊張工作的同時,王勇還利用休息間隙,為青島一中高一一班海爾創新班的40余名學生上了一堂特殊團課。學生們利用假期前來體驗一線生活,王勇得知后一大早起來跑了一圈車,回來后在車廂里結合工作實際,為學生們講解愛崗敬業、扎實奉獻的歷程。 “作為目前全市為數不多的有人售票線路,包括我在內,線路駕乘人員大多都是高中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的。 ”看著眼前的學生,王勇不禁回憶起了自己的高中時光。他希望用親身經歷,讓學生們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為了祖國繁榮昌盛不斷增強本領。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徐美中)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