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管理實行“一案一方案”,變“坐等上門”為“主動服務”
局長“包區包案”,啃下153塊“硬骨頭”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對于興隆支路1號40戶居民來說,這個秋天格外美好。多年來,由于住所屬于廠房改造項目,周邊是倉庫和未拆遷平房,附近無天然氣氣源和天然氣管道,何時能用上天然氣成了這40戶居民天天盼望的事情?,F在,他們通天然氣的愿望終于變成現實:經過市城市管理局包區領導多次與居民溝通,積極協調規劃、住建等部門辦理規劃及掘路等行政審批手續,在經過前期室內燃氣設施安裝、道路上氣源管道施工后,40戶居民終于通上了天然氣。

能源集團工作人員為社區居民解答今冬供暖問題。
今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在全系統每月一次開展“青島城管在您身邊——城管服務進社區”活動,變“坐等上門”為“主動服務”。截至9月底,城管系統干部職工及社區群眾、志愿者62772人次深入1086個社區,現場解決衛生死角、小廣告、地樁地鎖、毀綠等問題20503個,入戶檢測維修4099戶,一件件群眾的“急難愁盼”得以解決。在進社區過程中,他們還從群眾中了解到一些久拖未決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此,市城市管理局開展了“啃硬骨頭打攻堅戰”局長包區包案行動,局領導分別負責一個區,召集相關業務單位和區市研究案件解決方案,現場督促問題整改落實。問題所屬行業負責督促問題辦理,提出辦理意見建議,制定辦理計劃,并按月分批分次制定問題清單,限時辦結,銷號管理。行業單位還要確定責任人,負責全過程閉環管理工作,問題不解決絕不收兵。截至目前,“啃硬骨頭打攻堅戰”局長包區包案行動已開展四批,群眾反映強烈的153個難題得到徹底解決。
久拖未決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原因較為特殊復雜。為此,市城市管理局實行“一案一方案”,綜合運用訴轉案制度、媒體曝光、綜合評價考核等多種手段,助推問題解決。包案辦理實行辦理前、辦理中、辦理后與群眾“三見面”,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做好耐心細致的群眾工作,確保群眾滿意。
案件辦結不是終點。在局長包區包案行動中,還積極探索通過一個案例,及時查找規律性、傾向性問題,針對回潮反復等難題制定詳細的長效鞏固方案,由包案人員跟蹤落實,推動從“有一辦一、舉一反三”向“主動響應、未訴先辦”轉化,通過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通過一個案例帶動一片治理。如城陽區夏莊街道天泰奧園小區物業公司在小區全體居民不知情的情況下破壞了原有的綠化帶,居民多次投訴。在局長包區包案行動中,通過組織城陽區執法部門、夏莊街道、天泰城物業公司,對天泰奧園小區綠化帶進行補綠恢復。目前,全市清理毀綠占綠問題22處、1.6萬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毀綠占綠行為的滋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 臻)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