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19日
地點: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海拔3860米)
天氣:17℃/2℃ 陰有小雨
半年前,援藏日記的第23篇,寫的是青島援藏組著力打造青稞全產業鏈基地,從種植、研發、品牌、市場拓展、文化挖掘方面突出青稞產業。10月18日下午,青稞博物館在“世界青稞之鄉”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當現代生態產業示范園正式開館,完成了整個青稞全產業鏈的閉環。
青稞博物館正式開館
受邀嘉賓體驗青稞博物館里的磨盤。
青稞博物館由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題寫館名,設有青稞之源、青稞之鄉、青稞之脈、青稞之夢和青稞之緣5大版塊,分別展示了青稞的起源、分布;日喀則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青稞的品種及發展歷程、耕作制度、營養價值;“西藏青稞之父”尼瑪扎西院長的科研成果及貢獻;中央對西藏農業的優惠政策等。館內還設有青稞產品制作體驗區、青稞產品展銷區、青稞演藝廳以及接待廳、文物庫房等附屬設施,具備文化傳播、產品展示、品牌推廣等多項功能。 開館儀式之后,正式發布了桑珠孜區文化遺產普查、青稞文化調查《第三極的佳糧——青稞》書籍、西藏本土音樂與青島時尚音樂相結合的10首原創音樂專輯《一杯陽光》、桑珠孜區城市吉祥物 “青小稞”和青稞文創產品 “青稞姑娘”等青稞文化作品。同時,青島蔚藍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與日喀則農科所就青稞高值化研究中心、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分公司與日喀則農投集團就青島郵政高原特色產品體驗館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青島旭日藍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云澤公司就新能源汽車公司入駐扶貧物流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青稞博物館的開館,對推動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特色資源開發、經濟跨越發展和宣傳青稞文化、推介世界青稞之鄉——日喀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標志著整個西藏關于青稞種植發展、青稞文化發展的歷史空白得到了全面彌補。
青島市與日喀則市領導向青稞博物館展品捐贈代表贈送青稞文化作品。
青稞在青藏高原有3500年的栽培歷史,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含量、β-葡聚糖含量、γ-氨基丁酸、黃酮和多酚類物質及膳食纖維,處于糧食作物的前列。其中β-葡聚糖具有預防肥胖、降低血糖、降低膽固醇、清理腸道、增強免疫力等作用。青稞的氨基酸含量豐富,經檢測,青稞中含有18種氨基酸,經常食用以青稞為原料加工的食品,對于補充機體每日必需的氨基酸有重要意義。
青島市與日喀則市領導共同發布青稞文化作品。
西藏青稞產業集群是西藏唯一一個入選全國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的產業。日喀則素有“世界青稞之鄉”的美譽,全市耕地面積為207萬畝,占西藏耕地總面積的30%。2020年日喀則市青稞產量達40.02萬噸,占西藏自治區青稞總產量的48.1%。
青稞作為西藏的第一產業,怎么才能做大做強?在建設青稞博物館之前,青島市第九批援藏干部組就通過深入調研,提出要振興青稞產業。針對青稞的種植、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青稞產品品牌的打造、青稞產品市場的拓展、青稞文化的挖掘等方面問題,青島援藏組創造性地提出實施品牌共建和市場共建,突出一個產業,打造青稞全產業鏈基地。
在青稞種植方面,全力扶持聶日雄鄉、聯鄉等青稞種植業特色小鎮。2020年,桑珠孜區共建設良種繁育基地8550畝,持續打造娘麥青稞種子品牌,開展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11.5萬畝,打造3個千畝千斤、11個百畝千斤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建設涉及6個鄉24個行政村的高標準農田22868畝,有力促進了青稞種植業增產增收。

青稞田。
在產業方面,通過對青稞產業鏈進行全面梳理,著力扶持壯大青稞產業,在江當現代生態產業示范園規劃了一期約450畝土地,建設以技術研發、市場拓展、文化體驗為帶動,集青稞種植、加工、研發、展示、銷售、文化體驗為一體的青稞全產業鏈基地。

青稞高值化產業開發研究中心研發出的青稞產品。
在產品研發方面,青稞產業化研發實驗室落戶青島蔚藍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在日喀則、青島兩地聯合聯創,推動青稞產品研發升級,實驗室短短一年時間研發出青稞植物基飲料等多款高附加值產品。“為了加快推動青稞產業高值化發展,拓寬青稞推廣應用領域,在青島第九批青島援藏組推動下,我們聯合西藏、山東青島等地的相關單位企業成立了‘青稞高值化產業開發研究中心’,實行日喀則中心和青島中心雙中心運行機制。”青島蔚藍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青稞項目總經理劉安邦介紹說,西藏、青島以及知名跨國公司組成的成員單位將圍繞“世界青稞之鄉”日喀則的高品質有機青稞原料開展高值化產業協同開發,以市場為導向,陸續推出形式多樣的青稞基新產品,推動青稞產業向高值化、功能化、健康化的方向高速發展,讓青稞產業邁向世界。蔚藍生物還與青啤集團優家健康飲品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就植物基飲品產業開發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將在今后緊貼市場風向,打造精品優質飲品。同時,日喀則當地企業還與正大集團、青島丹香等企業深入合作,生產青稞特色產品。

高原特色產品體驗館內進行直播帶貨。
在市場拓展方面,為了讓日喀則的特色產品翻山越嶺走出去,青島援藏組還依托青島郵政集團,在青島每個區市建設1-2個高原特色產品體驗館,開創了“1+3+N”的運營模式,1就是高原特色青稞產品體驗館,3就是就是線上、線下和微社區的銷售渠道,N就是N個門店,形成“電商+郵政品牌+西藏特色”的全新生態體系,構建“從世界屋脊到海拔零點”的完整產業鏈。截至目前青島轄區內已建成運營15座高原特色產品體驗館,平均每個區市1-2座,打通了青稞產品到內地市民家中的最后一公里。
在文化挖掘方面,就是建設青稞博物館,打響世界青稞之鄉的城市品牌。作為承擔青稞新產品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布平臺,青稞博物館將文化挖掘研究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機結合,全面詮釋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和青稞文化,使桑珠孜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這也讓日喀則市擁有了一個青稞研究的主陣地、推介青稞文化的主平臺、展示青稞文化的中心。屆時,各個科研機構的青稞科研成果將在這里發布。同時,作為一個研學基地,這里將成為西藏土地上的高原之子們了解青稞、擭取知識進行終身教育的課堂,青少年增長文化科學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建亮)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