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說
物業、社區和相關部門本是維護樓院治理的“三駕馬車”,但在現實操作中,物業失職、社區失位、有關部門失能,致使“三駕馬車”魄力缺失、動力不足、能力下滑,無法發揮真正的治理效力——
樓院治理需“三駕馬車”齊驅
如果說社區治理是爭創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抓手,那么樓院治理則是社區治理的關鍵切口。作為城市生活的最微小細胞,樓院治理得好壞,直接關系著居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一直以來,衛生臟亂、亂堆雜物、毀綠種菜、隨意晾曬、外墻破損、樓道小廣告、線纜不規整……這些事關樓院治理的難題都是百姓生活中刺耳的“雜音”。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開展以來,各區市、各部門積極參與樓院整治,使很多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讓城市樂章更優美、更動聽。但在這首宏大的治理新曲中,還夾雜著一些不和諧音符。近期,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接到不少網友投訴,稱“本來想借助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契機,把樓院里的問題徹底解決,沒承想卻招來一肚子氣”。個中原因,與物業失職、社區失位和有關部門失能不無關系。
樓院治理難題之所以頻頻被百姓吐槽,首先是因為一些物業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物業失職導致了各類樓院問題層出不窮,疑難問題屢治不愈,讓百姓失了信心。
此前,觀海網友qTvRrX在“直通12345”平臺上留言,反映李滄區綠城誠園西區11號樓4單元1301戶在樓梯通道堆放諸多雜物易燃品,堵住了安全消防通道,行人無法通過,存在安全隱患。該網友在留言中強調,就該問題,業主們已向物業多次反映,但最終都是不了了之。
亂堆亂放問題是樓院治理的難中之難。平臺上很多網友都表示“多次與物業協調無果”。網友反映的問題“不了了之”,顯示出一些物業企業敷衍塞責的從業態度。其實,不僅亂堆亂放問題是小區久治不愈的頑疾,小區環境臟亂差,物業清掃點到為止;公共空間被肆意侵占,物業方面佯裝不見;電梯間吸煙,物業借口抓不到現行……因物業企業消極怠工,導致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能力存疑,也讓樓院治理陷入僵局。
小區物業是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一環。小到環境臟亂,大到消防通道堵塞、電梯年久失修等安全問題,如果物業服務、管理到位,不但可讓業主住得舒心,還能切實保障業主的基本權益。可如果物業服務失職、缺位,影響的不僅僅是業主的生活便利度,更有可能危及業主生命財產安全,給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帶來極大挑戰。
就此,有關人士指出,除了督促物業企業不斷增強管理、服務能力外,其轉型升級及管理模式的優化也亟待提上議事日程。未來,真正落實物業企業“能進能出”,是倒逼其提升服務質量的關鍵之舉。
樓院治理不好,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社區沒有起到應有的引導督導作用。失位的社區不僅不能讓樓院更美好,還無形中消弭了百姓的耐心。
此前,不少網友反映,小區、樓院的問題提交到社區或辦事處,非但沒有解決,還惹了一肚子氣,問題的根源就是社區沒有站在該有的位置上,為百姓提供切實服務。一位網友近一個月內三次投訴市北區昌平馨園小區內部分業主破壞綠地種菜,將觀賞樹砍掉的問題。他告訴記者,第一次相關部門沒有回復,第二次回復說是“沒有找到被砍伐的觀賞樹”。該網友在第三次投訴中質疑道,找不到被砍伐的樹木,難道就可以掩蓋小區真正存在的問題嗎?
城市快速發展使得社區的人口密集度和事務復雜度日益提升,樓院治理日漸成為基層社區治理的重要前哨。作為城市居民生活棲息的共同體,社區是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但一些社區對百姓的訴求常常充耳不聞,點到為止,長此以往,必然使得百姓失去信任。
據悉,針對樓院難題,許多地方都在探索社區黨建引領模式,發揮基層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工作中的領頭羊作用,充分調動基層各類組織、各類群體的積極性,整合居委會、物業公司和各職能部門的力量資源,聚焦民生難題,解決百姓訴求,打破了以往“基層轉一轉,問題依然在”的尷尬局面。
樓院治理成為百姓的心頭堵,還與相關部門的失能不無關系。一些管理部門有其名無其實,掛著監管督辦的牌子,只在其位,不出實效,讓百姓怨聲載道。
近年來,在百姓反映的樓院難題中,很多都涉及城管、環保、公安等多個職能部門。此前,觀海網友“奮斗進取cium”在“直通12345”平臺留言反映,李滄區九水東路21號東李新苑小區1號樓北側疏散通道被物業非法封死,樓下網點有好幾個飯店,如果發生火災等重大災害,居民怎么逃生?面對百姓質疑,李滄公安分局浮山路派出所在回復中承認了“消防通道存在被堵塞問題”,并表示要安排社區民警前往查看,督查小區物業及時清理。但近日,記者從該網友處了解到,堵塞的消防通道依然沒有打通。
由于一些部門在面對百姓訴求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只說督辦,不見整改,致使小問題拖成大窟窿,新問題拖成老難題,消弭了百姓的信任。因此,樓院治理,相關部門要切實守責,鼓足干勁,執法為民,讓百姓的訴求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
物業、社區和相關部門,本是維護樓院治理的“三駕馬車”,但在現實操作中,物業失職、社區失位、有關部門失能,致使“三駕馬車”魄力缺失、動力不足、能力下滑,無法發揮真正的效力。個中原因,與責任意識不強、執行能力欠缺、職能落實推諉不無關系。好在,此前通過的《民法典》中,與樓院治理相關物業問題的表述擲地有聲,給樓院難題指明了解決方向。目前,青島正在積極爭創文明典范城市,物業、社區和相關部門三方應在《民法典》勾勒的制度框架下,提高履職能力、創新基層治理體系、加強樓院整治力度,提升樓院治理效能,唱響和諧、幸福的樓院大樂章,讓城市面貌全面改觀,讓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回訪調查
點贊
城陽區興陽路:
公共綠地被踩成土路
順應民意修便民小道
新聞回放:
9月1日,青島日報9版刊發市民留言,反映城陽區興陽路與阜城花園小區之間綠地被踩出土路,影響市容市貌的問題。報道刊發后,城陽區主管部門對三條土路鋪設了板磚、增加了踏步石,方便行人通行。同時,對裸露區域補種草籽,恢復綠地原貌。城陽區在回復中表示,將對此區域加強養護管理,增加巡查力度,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
現場調查:
10月24日,記者來到城陽區興陽路與阜城路路口回訪,看到此前綠地中被踩踏出的三條土路都已鋪設了踏步石,成為便民通行的林間小路。

城陽區興陽路與阜城路路口被踩踏的綠地,被修建成了便民林間小道。
記者觀察,這片綠地位于興陽路與阜城路路口西北側,東西長100多米、南北寬約10米。綠地草叢中種植了高大的喬木,在秋日陽光下綠樹成蔭。部分裸露的土地上還鋪上了草簾,用于養護草叢。草叢間新修的三條石階小路將人行道與阜城花園小區貫通起來,不時有行人從此通行。
“綠地剛好在興陽路與阜城花園小區之間,由于小區臨街一側有大量網點房,許多顧客和行人為圖方便走近路,從綠地中穿行,將綠地踩出了不規則的土路,影響市容市貌。問題見報后,相關部門在被踩踏的土路上鋪設了石階路。”市民林先生表示,這種修補綠地的方式既美化了市容,又便民利民,很多居民為此點贊。
“青島市‘十四五’規劃中對提升城市品質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就包括因地制宜建設街頭綠地,不僅是追求綠地的覆蓋率,還要提升便民性。一些公共綠地中存在市民踩踏出捷徑土路的現象,這從規劃設計角度來說,存在‘可達性’不足的問題,體現了市民的實際需求。”市政協委員劉大龍建議,主管部門在加強毀綠執法的同時,應進行深入調查,根據市民通行需求因勢利導,對類似的踩踏小路稍加修復保留使用,既能保持街頭綠地的養護管理,又能提高公共綠地的“可達性”。
拍磚
李滄區依山小居小區:
圈占綠地依舊故我
補綠復綠未見成效
新聞回放:
2020年12月3日,有網友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留言反映,李滄區依山小居小區存在圈綠毀綠問題。對此,李滄區回復稱,經現場查看,依山小居小區內一樓業主普遍存在圈占綠地行為,下一步,將由虎山路街道辦事處、社區牽頭,對小區內此類問題統一進行整治,對私自圈占、種植蔬菜等現象進行清理,后續由物業公司加強管理,對毀壞的綠地進行補綠,提高小區內整體環境。
現場調查:
10月25日,記者來到依山小居小區探訪,發現小區一樓住戶南側綠地依舊存在被圈占問題,而部門承諾的補綠措施也未落實。
記者在小區內走訪看到,每座居民樓前的公共綠地長約50米,寬約20米,在綠地北側靠近居民樓位置,不少一樓業主建起柵欄,將公共區域圈為己有,肆意“開發”。其中,5號樓南側一樓住戶將窗前綠地開發為私家花園,地上還挖了小水塘,由地磚鋪成的小路直達住戶家中;4號樓南側綠地上,一樓住戶窗下堆積了家用雜物,綠地上自建了柵欄。“現在一樓業主毀綠圈綠的情況很多,從幾平方米到十幾平方米不等。”小區業主王先生說,“向相關部門反映過多次,但始終未改觀,不少未圈占的業主也開始仿效了。”

李滄區依山小居小區綠地圈占問題依然嚴重。
針對李滄區依山小居小區圈綠毀綠問題,記者致電小區物業辦公室,工作人員說:“物業沒有執法權,對業主圈占綠地的行為我們只能勸阻、告知和上報。業主可撥打城管電話,讓城管人員到小區執法整治。”
按照物業人員的建議,記者又致電了虎山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工作人員表示,依山小居小區普遍存在圈占綠地的行為,這個問題主要由社區和小區物業進行整治,有業主舉報時,城管中隊工作人員才到小區執法。
對于這樣的說法,小區業主并不認可。“物業在等城管執法,城管認為圈綠毀綠應由物業整治,現在都不清楚到底哪個部門具體實施整治,更不要說補種了。”市民董先生說,他在小區居住多年,持續惡化的綠化讓他著急。
據了解,2018年,李滄區建管局對依山小居進行了海綿改造,翻新了透水鋪裝,打造了雨水花園,提升了小區景觀設施。“這才幾年,小區綠化完全沒了當初改造時的樣子,期待相關部門加強執法,恢復綠地原貌。”另一位小區業主說。
留言板
與社區治理結合推進小區改造
城市更新方式已經由大拆大建轉變為有機更新。因此,建議我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積極推行有機更新與微治理模式,不僅進行物質空間的提升,更應結合社區治理,關注空間重構和社區激活、生活方式和空間品質、功能復合和空間活力、公眾參與和社會治理相結合,從解決居民實際需求著手,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創新改造模式。 市政協委員 郝逸
進一步搞活高職院校對外交流
作為山東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試點工作的重要基地,青島加強高職院校對外交流勢在必行,為此,建議研究制定相關政策,為開放辦學、規范辦學、高水平辦學提供制度保障。同時,相關部門應為國內國際大企業與高職院校“套餐式”綁定模式牽線搭橋,實現教育引進,開展協同辦學,實現共同發展。同時,充分借力“云端教育”,引進國外高水平精品課程,推廣高職院校特色精品課程,建立特色國際課程平臺,為高職教育發展提供助力。市政協委員 林夕寶
建立膠州灣瀕危水鳥保護地
膠州灣大沽河河口濕地已列入我國重要濕地保護名錄,其位于亞太地區候鳥南北遷徙的路徑上,是過境候鳥、旅鳥遷徙停歇、補充能量的重要“驛站”和“加油站”,每年遷徙停歇的各類水鳥約有幾十萬只次。建議在大沽河口保護控制線以內,劃定一個相對封閉的水鳥保育區域,作為膠州灣瀕危水鳥保護地。在保育區內,通過人工修筑方式設置鳥類高潮停歇地,并效仿香港米埔及黃河口保護區,利用水閘控制高潮停歇地水位,滿足不同體型的水鳥歇息需要。 網友 是非曲折
提升家具商場市場管理效能
近年來,家具家裝行業發展迅猛,但由于市場不規范,產品、用料缺少明碼標價或價格虛標、漫天要價、材質無標識、以次充好等情況時有發生,市民投訴量明顯增多。居然之家、海博家居、宜家等大型家居建材市場的相關消費糾紛也時有發生。因此,建議提升家具市場的管理效能,落實商場管理責任,全面提高家具家裝行業的工程質量和服務能力。同時,相關部門應完善各類家具家裝產品標準,針對家具家裝產品的質量、價格及品牌進行專項治理,規范行業發展。 市民 張先生
“直通12345”上周熱點
擅自改建、夜間照明引關注
上周(2021年10月17日至10月23日),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和輿論監督電話(82863300、82933327)、郵箱(qdrbyljdb@163.com)共收到讀者、網友來信、來電、留言近310條。其中,擅自改建和夜間照明等成為讀者、網友關注焦點。
擅自改建問題。近日,不少網友反映小區有居民擅自破壞建筑原有結構、破窗改門等問題。觀海網友e5XMSl留言:城陽區白云山路天安數碼城御園地下車庫入口北面商鋪破壞樓房整體結構,私自開窗開門,存在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督促整改。網友“老海”留言:市北區開封路2號幸福家園小區的幸福花園幼兒園,在房屋東墻處私自破窗改門,并占用門前公共綠地搭建樓梯斜坡,還砍伐了綠地上的樹木。希望執法部門依法處罰,責令其恢復小區原貌。
夜間照明問題。不少網友反映了路燈不亮、路燈亮燈時間過短等問題。觀海網友7XTwy2留言:大堯三路法制公園晚上燈光昏暗,六盞燈只亮兩盞,且亮度不夠,市民根本看不清路。觀海網友qE留言:李滄區西山花苑近期換了太陽能路燈,但亮燈時間太短,一到晚上9點燈就不亮了,希望有關部門調整亮燈時間。
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近期熱點
供熱問題和物業管理成焦點
根據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數據分析,近期,市民關注的焦點主要為供熱問題和物業管理等問題。
供熱問題。多位市民反映:西海岸新區羅浮山路恒大金沙灘公寓、城陽區黑龍江中路鑫江桂花園四期、平度市東海路銀河錦繡城、萊西市青島路天泰公園壹號二期等2020年交付的住宅小區未收到供熱通知,要求相關部門落實供熱信息并協調供熱。市12345熱線第一時間轉交相關部門落實處理。
物業管理。多位業主反映:市北區山東路璟臺小區、西海岸新區嘉富山路山水新城二期、城陽區民城路萬科桃花源三期、平度市紅旗路金色現河、膠州市蘭州路西城名筑等部分小區存在電動車進入電梯、電動車樓道內存放充電等現象,存在安全隱患,要求物業及時勸導并盡快清理。市12345熱線第一時間轉交相關部門落實處理。
責任編輯:程雪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