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出爐——
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將達29%
●全力打造智能家電和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兩個世界級產業集群
●全力打造現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五個一流產業集群
●改造提升裝備制造、高端化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四個傳統優勢產業
●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新材料、航空航天三大新興產業
市政府近日正式印發《青島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未來五年青島制造業在綜合質量效益、企業創新能力、產業結構優化、數字智能融合、綠色低碳發展、市場主體培育等方面的目標任務,明確了要重點發展和培育的產業。目標到2025年,青島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9%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力爭達到6%,全力打造智能家電和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兩個世界級產業集群。
從產業選擇看,青島要全力打造五個一流產業集群。現代海洋,聚焦海洋特色優勢,大力推動船舶海工、海水淡化與海洋新能源裝備、海洋信息設施研制等涉海制造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聚焦集成電路、高端軟件、虛擬/增強現實、智能傳感器、光通信芯片及器件等領域,為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等提供軟硬件支撐;智能家電,重點發展高端家電、智能家居、超高清顯示終端;軌道交通裝備,推進全鏈條發展為主導,加快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設;新能源汽車,大力推進高端化發展,著力完善核心零部件配套,突破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制造。
改造提升四個傳統優勢產業。裝備制造,加快提升紡織機械、橡膠機械、農機裝備、工程機械、智能電力等優勢領域裝備制造水平,重點發展智能測控設備以及智能制造裝備;高端化工,重點發展輕質原料制烯烴,延伸聚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等烯烴下游產業鏈;食品飲料,重點發展風味啤酒、礦泉水、生態白酒等傳統特色食品和配方乳粉、海洋生態食品等功能性食品;紡織服裝,重點發展新型纖維、中高檔面輔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全方位提升童裝產業集聚水平。
培育壯大三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發展海洋創新藥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突破以康復醫療制造為主導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新材料,研發特種海洋防腐涂料,發展先進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電子信息新材料、能源新材料、增材制造專用材料以及高性能樹脂等高端化工材料;航空航天,加強直升機、民用小型飛機、無人機研發和產業化,支持通用飛機發動機、發動機葉片等航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加快構建衛星產業鏈。
前瞻布局氫能及儲能、生命科學、類腦智能等一批未來產業。
從產業空間布局看,青島要加快形成“環灣引領、軸帶集聚、園區支撐”的制造業發展格局。
東岸城區,重點發展數字經濟、都市工業和服務型制造,構建創新孵化、成果轉化、咨詢服務等制造業發展支撐平臺,打造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策源地。西岸城區,重點推進制造業全產業鏈開放發展,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智能家電、超高清視頻等產業,打造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開放引領區。北岸城區,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產業,打造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承載區。
重點推進制造業向三大軸帶集聚發展。“城陽—即墨—萊西”軸帶發展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食品;“膠州—平度”軸帶發展智能家電、工程機械、高端化工;“黃島—董家口”軸帶發展智能制造、高端化工。
推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多園”、國際產業招商園、市級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特色產業園區梯次有序、錯位競爭、高效集聚發展,打造一批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撐載體平臺。
青島將通過推進“強基、鍛鏈、賦能、倍增、育苗、聚合、雙碳、鏈接”八方面重點任務,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 欣)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