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日訊 今年,青島共有12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最大贏家”,有4個項目獲獎,包括主持完成的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以第二完成單位參與完成的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表現可謂非常亮眼。
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難度比較大,一般要求必須符合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等條件。而今年青島兩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項目均來自于中石大,分別是學校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田原宇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典型農林廢棄物快速熱解創制腐植酸環境材料及其應用”項目;“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學校石油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孫寶江牽頭,聯合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完成的“海洋深水鉆探井控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除此之外,中石大以第二完成單位參與完成的“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關鍵工程技術與工業化應用”項目和“斷陷盆地油氣精細勘探理論技術及示范應用-以濟陽坳陷為例”項目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青島獲得國家科技獎的項目幾乎都有中石大的身影,多跟能源開發有關。2016年度,該校作為第二完成單位參與的“延長油區千萬噸大油田持續上產穩產勘探開發關鍵技術”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7年度,該校牽頭完成的“提高輕油收率的深度延遲焦化技術”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完成的“海相碳酸鹽巖縫洞型油藏精細描述、數值模擬及高效注水開發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8年度,該校參與完成的“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技術與瑪湖特大型油田發現”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度,該校牽頭完成的“多類型復雜油氣藏疊前地震直接反演技術及基礎軟件工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完成的“渤海灣盆地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勘探理論技術與重大發現”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據悉,中石大是石油石化行業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在10多個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學校一直高度重視成果獎勵工作,為提高申報高水平科技獎勵的積極性,制定了科技成果獎勵辦法,對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教職工給予獎勵,同時在職稱評審中對獲得高水平科技獎勵的教職工給予政策上的傾斜;為提高高水平科技獎勵的申報質量,學校嚴把提名項目“論證關”、提名書“撰寫關”、會評項目“答辯關”,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對報獎團隊進行全過程指導,這一系列政策和舉措為學校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持續產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三五”期間,學校共獲得1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大大提升了學校的學術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有力支撐了學校的“雙一流”建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