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焦慮”了解不多的人第一反應往往會先問到“焦慮和一般的著急有什么區別?”如果按焦慮輕重畫一個連續譜,一端是嚴重的癥狀性焦慮,一端是無焦慮狀態。普通人的著急,也就是焦慮情緒,位于連續譜中間。焦慮癥是一種包括了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

我常聽很多人說“焦慮什么?想開點就好了”,焦慮情緒可不是想就能想得開的,當焦慮情緒達到了焦慮癥,變成了一種疾病,它便不受我們的意識去控制,而是受潛意識的支配。
焦慮離焦慮癥有多遠呢?
首先焦慮癥不僅嚴重持久,而且性質不同,也就是說,焦慮癥程度遠遠超出一般的焦慮反應,而且導火索往往微不足道甚至捕風捉影,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持續性精神緊張,驚恐不安,或常伴有軀體不適。與其說因為某個不值當的小事引起了焦慮,不如說焦慮的情緒在尋找一個牽強的理由來發泄。焦慮障礙的起病常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感素質和人格基礎,但這些因素之間究竟如何相互作用導致疾病發生的尚不明確。

焦慮癥典型的臨床表現為:
1.心理方面:過度的緊張情緒、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下降。
2.軀體癥狀:口干、心慌、胸悶、出汗、窒息感、尿頻尿急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3.行為方面:無目的的行為動作增多,嚴重者坐立不安。

說完了焦慮障礙的典型特征,我們再來談談焦慮的幾種特殊形式:
1.驚恐發作:焦慮的急性發作,會出現明顯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癥狀,如心悸、胸悶,瀕死感,臨床表現和心梗極為相似;
2.社交恐懼:害怕與人交往或社交場合,擔心自己做的不好而極力避免參與;
3.疑病癥:焦慮集中于自己的身體和疾病。
4.混合抑郁:焦慮和抑郁像是一對孿生子,如果把典型的焦慮和抑郁比作水面上相鄰的兩座冰山,焦慮和抑郁的混合狀態便是水面下融合在一起的冰坨,二者共存,且焦慮越顯,抑郁越隱藏,抑郁越顯,焦慮越隱藏。

問:那說了這么多,焦慮真的是百害而無一利么?
答:德國精神病學家Gebsattel說,沒有焦慮的生活和沒有恐懼的生活一樣,并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對于絕大多數人都處于焦慮癥和無焦慮狀態的這兩個極端的中間狀態,不論身處何境一概毫不焦慮,絕不是精神健康的表現。焦慮感是促進人格整合和社會化的內在動力,是對安于現狀和不求進取的對抗劑,人有欲望,便會有焦慮,我們每個人都期待未來比現在更好,但客觀世界并沒有那么如愿,人生充滿了風險,未來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一定程度的焦慮是有用的可取的,我們治療的目標也是把焦慮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
問:那么我們自己能夠怎樣緩解不良情緒防止過度焦慮呢?
答:這里有幾個小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1.適當運動,運動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這種物質能夠愉悅身心。
2.聽舒緩的音樂。
3.找人傾訴排解煩惱。
4.深呼吸,在緊張焦慮的時候可以深呼吸增加身體的氧氣含量使大腦放松。
5.找一個安靜的環境讓自己放松下來。
6.尋找一個可以讓自己專注下來的興趣愛好。
焦慮是人的本能,而排解焦慮卻是一種本領,我們能改變的事物很少,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如果久久無法排解,請及時就診,規范治療,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打敗“焦慮癥”,擁抱健康生活。(作者|亓林青 來源|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公眾號)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