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時代,個性化定制與柔性化生產將逐漸成為服裝行業的常態,習慣了大批量生產的服裝企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青島環球服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球服裝”)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探索與實踐,或許能提供一些借鑒與啟示。2017年,這家有67年歷史的青島老牌服裝企業便開始探路工業互聯網升級改造。僅需2分40秒,一件定制西服就被裁剪成型;獲取用戶AI量體精準數據,讓用戶一鍵下單便可直達工廠;交貨時間從45天縮短至7天……通過與海爾卡奧斯的深度合作,環球服裝重塑制造、設計、采購、服務等全生產流程,實現“觸網”轉型。11月3日,“工賦青島 智造強市”2021大型全媒體采訪行走進環球服裝,看工業互聯網如何為服裝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軟”“硬”結合,助力服裝業“智造”轉型
據了解,環球服裝始建于1954年,是青島市服裝企業成立歷史最長的服裝企業,主要的女裝產品包括休閑裝、西服套裝、職業裝、MTM高端個性化定制女裝、戶外服、工裝等。2017年山東老字號企業、2018年山東省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2019年青島市智能工廠、2020年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模式創新先進單位……近年來,環球服裝從制造走向“智造”,把服裝業轉變為新型高附加值的產業。

在環球服裝的智能制造車間,傳統的人工剪裁被智能裁床所取代。自動裁剪完成的面料和內襯被夾在車間上方的吊掛上,附客戶信息和電子標簽掛在一起,開始在200道大小不同的工序間自動流轉,可實現對產品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環球服裝的制造端改造是“軟”“硬”結合的。在軟件方面,卡奧斯海織云為其上線了柔性的智能版型庫系統。在獲取用戶AI量體精準數據的基礎上,即可讓用戶一鍵下單便可直達工廠。憑借環球服裝數十年累積的版型庫資源,幾秒內就可完成款式的選擇和打版,實現一人一版。

滿足多元需求,實現個性定制與柔性生產
在需求快速變化的當下,制造業企業最重要的一項能力便是快速響應市場。在全流程的數字化系統的協同配合下,環球服裝的智能工廠實現了全面的信息化升級,交貨時間從45天縮短至7天,而且具備了多品種、小批量的柔性化生產能力,用戶定制訂單可以隨時切入進行排產。
此外,環球服裝也在逐步改變代工為主的現狀,創立英媛女裝、圖魯克運動裝兩個自主品牌,探索“互聯網個性化定制”模式,為用戶開展網上量體設計,借助“互聯網+”嘗試新的突破。

“通過智能試衣鏡,用戶可以看到不同款式的試衣效果,并在個性化定制平臺上選擇自己喜歡的布料、顏色與款式。”據工作人員介紹,平臺還可立即實時根據用戶所做的一系列的設計、實時展示出用戶設計的產品的3D立體效果模型圖片,對不滿意的地方還可進行多次修改與設計。目前,環球服裝的數據庫款式已有幾十萬種,客戶下單后只需數秒即可形成自主設計的款式圖版,一鍵到生產線,從而實現女裝個性化的高級制作和柔性化生產。
智能制造的投入帶來的是效益的提升。如今,環球服裝的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能耗下降8%,人力成本節約10%以上。通過卡奧斯海織云全流程數字化賦能,環球服裝已經具備了承接小批量、定制化、個性化、高溢價的訂單能力,成為卡奧斯服裝行業的女裝樣板企業。(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劉琴/文 柳棟/圖)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