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3日訊 與陸地隔海相望,相距30多公里。西海岸新區教育部門搭建的智慧教育平臺讓靈山島上的孩子們實現了與城區學生同上一堂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在靈山島小學的網絡教室里,六年級學生苗文文與城區蘭亭小學的同學們一同在上書法課,給他們上課的是蘭亭小學的書法老師。盡管隔海相望,雙方相距30多公里,但兩所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們如同在一間教室里。
靈山島小學六年級學生苗文文說:“之前我們只能上語文、數學這種常規的課程,現在有了新的書法課,讓我的興趣愛好有了拓展,可以和島外的孩子一起,和更好的老師一起上課,非常開心。”
據介紹,靈山島小學有9名教師和17個學生,由于師資不足,學生們很少接觸到書法、美術、音樂等課程。2019年11月,靈山島小學被納入到蘭亭小學教育集團管理。為補齊島上的教育短板,蘭亭小學教育集團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智慧教育平臺,在靈山島小學開展“雙師課堂”教學。區別于一般的直播授課,“雙師課堂”不僅打破時空界限,而且更多地強調即時互動與反饋,確保了每一名孩子都能被照顧到。
靈山島小學教師張月泉表示:“相對于單純的網課,單純的講授,效果非常明顯,剛才同學們的展示,包括老師的點評,還有生生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可以直接提高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在書法課上,更能增加學生的體驗感。”
在“雙師課堂”的助力下,靈山島小學開起了書法、美術以及其他興趣課程,促進了孩子們全面發展。
今年以來,新區聯合科大訊飛合作啟動“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應用行動項目。目前,全區已經建成148所智慧學校、4600多個“超腦”智慧教室。全區1.2萬名中小學教師,8.5萬名六年級以上中小學學生全部配備了智能終端。項目的實施為實現“雙師課堂”“名師課堂”等教學模式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智慧教育打破了時空阻隔,技術的革新讓遠離大陸的靈山島融入到新區的優質教育體系中。課間,面朝大海,靈山島小學的孩子們在操場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一張張笑臉笑靨如花。(路文輝)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