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飛閱樓市》欄目第13期

青島日報11月26日報道
? 文/ 青島日報記者 李鵬飛
再過一個多月,2021年青島樓市將落下帷幕,不出意外的話,今年青島樓市將會成為史上最充滿戲劇性的年份之一,用一個詞形容便是“高開低走”或“冰火兩重天”。上半年樓市如火如荼,新房成交近8萬套,同比大漲28%。
進入下半年本欲更上一層,誰料飛流直下,七八月低迷不振,金九銀十歇菜啞火,令人喟嘆不已,進入十一月,依舊不見起色。
據銳理數據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1月21日,青島11月份新房共成交5984套,成交面積706937.1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分別大跌33.17%、33.24%。從新建商品住宅數據看,青島11月份新住宅(截至11月21日)共成交4943套,成交面積604424.87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亦分別大跌35.9%、35.1%!市場表現蕭條。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營銷面,據銳理數據統計,青島11月份新房(截至11月21日)銷售總額為107.3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156.87億元人民幣,大幅下跌31.6%,單看商品住宅,11月份(截至11月21日)營銷總額為91.86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136.78億元人民幣,大跌32.8%!

多方面因素綜合導致樓市乏力
“今年房地產市場成交乏力,類比往年的金九銀十,也不盡如人意。”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認為造成這種結果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方面政府堅持“房住不炒”,堅定維“穩“的主基調,從管控層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伴隨著市場的周期性變化,需求的提前透支,疊加土地“兩集中”、金融“三道紅線”等政策,致使當前市場層面進入盤整期,市場回調是必然的結果;第三個方面主要是購房客戶買漲不買跌的態度所致,市場下行,客戶持幣觀望比例增大,在收到明確利好信號前,難以釋放。
青島房地產專家龍江表示,“今年的發展調控與往年有很大不同,主要是通過金融手段來調控。比方說銀行貸款的限制、個人貸款的限制以及二手房貸款的限制。”這樣就使得那些通過借錢加杠桿來快速發展的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承兌壓力、市場壓力、資金壓力。“今年一些開發企業頻頻暴雷就是典型案例。”
青島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劉倩倩分析,今年青島市場走勢是人口、金融、預期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人口方面,受二胎政策的影響,從2021年開始,入學兒童規模明顯高于往年水平,疊加部分熱點學校已從2020年開始逐步發布的學位預警,導致部分區域的住房需求量提前一年釋放。但進入下半年后,相關需求的釋放放緩,熱點區域的住房一直處于高關注低成交的狀態。金融方面,上半年整體金融信貸環境寬松,銀行額度充足,有效促進了住房需求的釋放。但進入9月之后,隨著貸款“兩集中”管理所帶來的額度緊張開始顯現,多數銀行“批而不放”,使得市場成交周期明顯拉長,置換鏈條放緩,進而影響新房市場。預期方面,今年其他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頻出,雖然青島相關政策較少,但使得更多購房者陷入觀望期,看房周期持續拉長。
山東太平洋房屋運營總監路陽認為,最近幾個月青島房產交易的表現,從房產經紀業務的切身體驗看,有一個傳導鏈條。首先是房產信貸政策的收緊,導致有置換需求的房主名下的二手房售出后,房款遲遲無法回流,其再次置房的時間被拉長,傳導到一手房市場,這部分客戶因為資金的原因,遲遲無法出手;反映在整個房地產市場上,就像按下了慢進鍵,整個交易節奏放緩;個別開發商因為資金壓力,開始放出部分價格優惠力度大的房源,來吸引流量,導致有需求的購房者,認為房價還會持續下行,購房者信心不足,觀望情緒更濃,再加上“房產稅”這只靴子一直沒有落下來,“把客戶約出來看房太難了”、“光談價,談下來也不定”,經紀人說的最多的這兩句話完全體現了預購房者現在的狀態。2021年青島的房產市場呈現出來的狀態,完全是國家房地產調控“三穩”基調以及由此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的反映。背后體現的邏輯是國家對房地產的定位變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房產不再是投資品,而是回歸作為房子本來的使用價值。

10月23日,青島市即墨區世茂璀璨傾城項目營銷中心,市民在了解項目信息。李鵬飛 攝
年底行情不容樂觀 市場或繼續下行
來年市場會出現怎樣的變化,青島房地產專家龍江分析預測,目前這種情況到今年元旦前不會有太大的改善,雖然有些城市嘗試著解除限購限售限價等措施,依然不會改變房地產下行的趨勢。從目前宏觀調控的作用以及目的來看,也許會影響好幾年,所以不論是年前還是明年初的元旦后,都不會有太大的反轉行情。
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分析,元旦前市場會持續保持低谷,除非有利好政策的推升,比如10月份部分銀行信貸額度放開,就是對房地產市場起到了很好地一個催化劑的作用,但生效有一定延時性,短期內恐難顯現,考慮到部分房企由于回籠資金的需要,大概率會出現低首付、特價房等促銷活動,會吸附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客戶,對市場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放眼全年收效甚微。
對明年及未來市場,劉元婧表示,青島作為新一線城市,房價、地價在同級別的城市中控制的非常不錯,剛才也提到了放寬信貸政策,會有一定的延時性,結合之前的貨幣刺激政策來看,通常是出臺6個月后對市場的影響比較明顯,時間節點大約在明年的兩會前后,明年可能會有一波不錯的行情,但幅度不會特別大,樓市最艱難的冬天已經過去了,很多城市正在試探高層的底線,逐步放松,明年樓市很值得期待。

11月21日,青島市市北區卓越坊售樓處,市民在了解項目信息。
二手房市場疲軟 兩極分化日益加劇
記者了解,青島二手房市場同樣表現疲軟。據銳理數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青島11月份二手房住宅共成交1399套,成交面積133905.54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分別下跌約64.9%、63.3%。此外,截至目前青島11月份二手房住宅銷售總額約為23.7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跌約66.1%。
二手房是樓市的“晴雨表”,若更宏觀來看,青島今年二手房市場表現令業界擔憂——2021年青島1月—11月份(截至目前)二手房住宅共成交50220套,成交面積4626645.68平方米,成交金額920.7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分別下跌約5.0%、3.0%、1.5%。
青島房地產專家龍江認為,二手房成交的下行其實在去年已經顯現。新冠疫情之后物業管理非常好的小區,得到了廣大居民的認可。而那些早期位置雖然不錯的房子,因為缺乏相應的物業管理和安全保障,房價都處于波動之中,甚至有些房價下降的比較快,成交也比較清淡。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再加上一手房的宏觀調整,二手房緊跟其后,未來也不可能有比較好的價格上揚或成交量大幅上漲的現象。
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分析,去年青島二手房市場是全國跌幅較大的城市之一,“有價無市”成為了當今二手房的代言詞,雖說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些小區被爆出天價成交,但這畢竟都是少數;今年二手房市場自3月份開始有了一波回暖,成交集中在黃島、市北、李滄三個區域,不難看出這些區域是次新房比較集中的區域,而市南區,老破小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十四五規劃指出當前青島住房保有量已基本達到戶均一套的程度,可見二手房存量巨大,但青島吸附力有限,新青島人較少,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二手房市場,未來整體看跌,同時也會出現次新房和老破小兩級分化的局面。
青島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劉倩倩認為,整體來看,今年青島二手房成交量價均處于正常波動區域,市場先熱后冷,對比去年同期,成交量同比基本相同,價格小幅上漲。但隨著市場需求的抑制,下半年市場成交量逐月下降,市場降溫,成交價也隨之回落。

11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一在建項目。李鵬飛 攝
置業風險系數上升 需更加理智“上車”
青島房地產專家龍江表示,購房置業是每一個家庭的大事,這么多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一直處于房價上揚的趨勢之中,但是今年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客觀的講,由于宏觀金融調控以及城市建設進入尾期,房地產從今年開始進入了一個下降的趨勢。這個趨勢可能會持續相當的時間,所以在這個時期買房,如果像以前那樣獲得巨大的財富收入,估計不太現實。如果是自己居住或者必須要買的房,那就要選一些主城區你看好的樓盤,還要選擇樓盤的開發商。像國企央企這樣的樓盤還是比較放心的,因為沒有太多的資金壓力,不會造成嚴重的違約交房或者是爛尾樓。那些上市公司中所謂的50強企業,甚至20強企業開發樓盤,你都要打個問號。都不一定能夠正常交房,甚至是會出現爛尾現象。相反,本地的一些財務比較穩定的開發商開發的樓盤,相對還是安全一些。如果是投資,尤其是周邊區域的房產投資,我認為應該馬上停止。
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給意向購房者提了三點建議,一是努力調整心態,及時出手:國內購房者不乏大量的套利者,房價下跌,覺得它沒有升值潛力;房價上漲,又嫌它貴,總之由于決策的失誤,極易錯過一輪又一輪的市場機會,建議瞅準時機,及時出手。二是頻繁看房,積累認知優勢:不要坐井觀天,守株待兔,從現在開始頻繁游走于中介和售樓處之間,真正的置業高手,并不做頻繁交易,而是在關鍵時刻出手,現在就應該行動起來,做好充足準備。三是優先考慮自身需求,不要盲目看漲:購房從實際需求出發,切莫眼高手低,優先要考慮自己的通勤便利性,居住舒適度,解決最根本的住房問題,而不是看規劃,看紅利,看漲幅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并且現在正值房地產低谷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及時上車,如果擔心房價還會有下跌風險,那選擇核心區位,優質產品是其保值的根本。
青島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劉倩倩建議,“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不會改變,房屋的投資屬性正在被逐漸剝離,回歸真正的居住需求,“穩房價、穩預期”是必然趨勢,因此無論是首套上車還是改善置換,只要有合適的房屋滿足自己的居住需求,以現在的市場和價格情況來看,是可以選擇購買的。
山東太平洋房屋運營總監路陽建議,對于目前意向置業者,如果購房是必須要做的一個決策,不應該只考慮價格因素,更多的要綜合考慮自身的需求和目前市場上產品的匹配程度。現在大家接收信息的渠道太多了,如果只關注降價這兩個字,置業者很容易在思維上鉆進一個胡同,無論看到什么樣的房子,都會用市面上出現的最低價格與之匹配。但是,首先我們都不知道到底哪個點是價格曲線的最底部,也不能保證出手的那個時機剛好在最底部的時機,只能說現在的這個時間段,會是一個房價相對較低的一個時間段。開發商在年底,因為資金的情況和公司年度的銷售目標達成,都會有些比較真誠的優惠政策;二手房也會有個別房主,因為年底資金周轉的需要,緊急出售房產,議價空間較大。現在來說,市面上可選擇的房源是比較充足的,特別對于二手房來說,一房一況,且在地理位置上有唯一性的特點,這個時間選房,是比較合適的。(圖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鵬飛)


作者簡介:李鵬飛,青島日報《樓市》全媒體主編、觀海新聞APP時尚頻道負責人。媒體從業13年,作品曾獲省級新聞一等獎。近年來專注并深耕房地產領域,在青島日報設有專欄“飛閱樓市”。
來源:青島日報
文/李鵬飛 責編/徐晶 美編/時彥麗 審讀/苗玲
聲明:本文為青島日報《樓市》周刊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掃一掃關注青島日報樓市官微,更多精彩
《飛閱樓市》專欄系列:
(掃碼關注閱讀)
?青島樓市分化加劇 怎樣購房才算穩?
?飛閱樓市丨土拍吹響新號角 “競品質”或成標配
⑩飛閱樓市丨7月樓市降溫 下半年剛需怎么選?
⑨青島土拍:底價成交是主旋律 未來競爭日趨白熱化
⑧多地房貸利率上漲 青島穩居“5”時代
⑦青島:上半年成交火熱 下半年或現拐點
⑥15個月后回望城陽共有產權政策
⑤浮山后二十年 從剛需可觸到高不可攀
④青島:新房二手房一起漲 剛需剛改族如何選
③青島:四大因素疊加 金三樓市看漲
②青島:牛年樓市馬太效應明顯
①業內:牛年樓市依然兩極分化 剛需“上車”時機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