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教育系統深圳體悟實訓工作專班借鑒深圳經驗賦能青島職教發展——
深圳職教“走在前”的啟示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職業教育應生產需求而生,又促進生產提質增效,它與產業結構、城市發展有著密切聯系。一場教育系統的“前后方”協同,深入考察、學習深圳行動,正在改變著青島職業教育的未來。近日,由青島市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員組成的前方工作組,與從青島趕赴深圳的后方工作組,共同組成青島市教育系統深圳體悟實訓工作專班,圍繞賦能青島職業教育發展,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市教育局等企業、學校和機關開展調研。
“青島的職業教育依然面臨職教體系不完善、辦學規模偏小、專業建設不強、中高職銜接不緊密、校企合作不深等問題。” 青島市教育系統深圳體悟實訓工作專班總負責人、市教育局副局長、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姜林說,當前青島正在規劃建設現代職教園區,恰恰是破解這些深層次問題的重大契機,而深圳職業教育正在往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率先建立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模式,其發展經驗為青島職教園區建設提供了“樣本”。
以政府為主導,統籌推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
目前,青島擁有職業院校86所,在校生23萬人,職校數量和在校生數量分別是深圳的2.7倍和2倍左右。與青島相比,深圳職業教育規模不大,但教育質量、就業質量、助力產業發展能力均屬上乘。當前,如何更好地解決中高職銜接問題,是包括青島、深圳在內的城市都在探索的課題。
中高職銜接是推動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系統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途徑。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學蔡茂洲說,為解決中高職銜接問題,加強部門間的協同配合,深圳除了建立深圳技術大學,從體系上暢通從中職到高職到本科的升學渠道之外,還有加速推動高職本科辦學、成立職教集團等解決路徑。
“深圳的做法給予我們的啟示是,青島也要加快高職本科的發展。”青島市招生考試院信息處處長、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叢涌泉說,加快推動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等符合條件的高職逐步培養成本科院校,發展應用技術類大學,讓參加春季高考的職業學生有更多的上升空間,在家門口享受更好的優質教育。此外,借鑒學習深圳在機制體制上的突破,以政府為主導,統籌推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
建立“引進”名單,優先與行業標準制定企業合作
深圳職業教育以服務產業發展需要作為職教專業設立依據,與頭部企業建立的產業學院是其最大特色。目前,深圳多所職業院校與華為、比亞迪、平安科技、阿里巴巴等行業龍頭企業緊密合作,對接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專業,建設了一批特色產業學院。
建立特色產業學院,聚焦“證書”,深圳闖出了一條“課證共生共長”之路,推進了專業設置、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提高了技能人才培養的適配性、精準性。
“當前,教育部正在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青島職教園區建設既要圍繞產業鏈進行布局,也要聚焦‘證書’, 鎖定這些具有行業標準制定的企業,以此來改造完善青島職教的教學體系,使之更貼近企業市場,突破產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熱企冷’的難題。”姜林說,青島職教園區位于萊西,圍繞膠東五市發展需求,將重點布局汽車專業、現代制造專業等“四新”經濟相關的重點專業,突出職業教育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支撐作用。
近期,青島市教育系統深圳體悟實訓工作專班建立考察調研“引進”名單,優先與深圳行業標準制定企業進行合作。目前,騰訊、越疆科技等企業對“入駐”青島職教園區均表達了強烈愿望。姜林表示,青島職教園區校企合作、專業升級,將帶動起整座城市的職業教育轉型跨越,助力青島產業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李勛祥)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