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臺東街道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以城市品質提升為抓手,落實“品質城市集聚發展動能”的治理理念,運用“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工作方法,著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不斷豐富城市內涵,打造百年商街高質量發展城市名片。
聚焦統籌規劃,持續激發內生動力
為推進街區縱深協調發展,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平臺思維,積極探索了街區“黨建引領+頭部企業+社會資本”的城市“大物管”治理體系,努力推動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向精細化、智慧化、集約化轉變,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生態圈。著力打破邊界壁壘,統籌整合跨領域多部門資源,主動對接市規劃設計院,對街區進行3D立體規劃設計,引入萬科云城作為街區管理顧問,構建全領域、全周期、全要素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商協會親民近民和治理經驗豐富的優勢,創新形成了“黨建引領+商會自治”的服務模式,建立臺東商圈紅色聯盟,向社會發出“合伙”邀請,通過建立健全大工委協商制度,凝聚30個黨工委兼職委員、55個“紅色合伙人”、351個商戶志愿者對等多方力量,打造3處青年志愿服務站、6處沿街志愿亭,聯合轄區內社會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16場、培訓類活動8場、公益課堂22場,對街區10家示范企業、20個街區門店、30個黨員示范崗實行“掛牌經營”,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商街發展優勢和治理優勢。商協會和紅色聯盟認領街道創城攻堅、疫苗接種、安保維穩等重點工作,為街區安全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力量。

做實民生保障,賦能提升生活品質
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街道貫徹“平臺思維、共享模式”服務理念,堅持聆聽、響應殘疾人、老年人、困難家庭等重點群體呼聲。其中,打造全市首家省級“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為27名殘疾人士建立服務檔案,幫助15名輕度智力、精神殘疾人員實現輔助性就業,為12名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員提供日間看護和生活照料等服務;建立低保、特困“一人一冊”,完善社會救助領域社會工作服務機制,提升“幫辦代辦”服務質效;打造一站式互聯平臺,依托全區首家五星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創新“醫養護娛”一體化服務。今年,街道獲得了“為民服務示范崗”的市級民政先進集體榮譽,相關經驗做法在全市得到推廣。

下一步,臺東街道將持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將工作聚焦在提升群眾歸屬感與生活幸福感上,為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內涵與物質生活保障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