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為每個家庭帶去了無盡的歡樂,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大事。眼下青島進入了寒冬時節(jié),怕熱不怕冷的輪狀病毒已躍躍欲試,門診上每周都會出現(xiàn)了零星“中招”的小患者。近日,青島市婦兒醫(yī)院感染消化科主任佟建寧教授做客《健康波報》欄目,為家長支招如何帶娃迎戰(zhàn)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愛找5歲以下小娃娃
腹瀉病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我國病毒性腹瀉中以輪狀病毒為主,占比90%以上。輪狀病毒很狡猾,它可以在手上存活數(shù)小時,在玩具表面存活數(shù)天。輪狀病毒感染率很高,幾乎每個孩子在3-5歲前都感染過輪狀病毒。從以往豐富的臨床經驗看,佟建寧介紹,感染輪狀病毒的患兒的癥狀有持續(xù)嘔吐、水樣腹瀉和發(fā)燒,易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出現(xiàn)尿量減少、哭泣時沒有眼淚、口舌干燥、眼窩凹陷、囟門下陷、皮膚張力降低、精神萎靡、嗜睡、軟弱無力等表現(xiàn)。輪狀病毒感染后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有的患兒可能無癥狀,有的癥狀輕,有的則會出現(xiàn)死亡。有研究顯示,輪狀病毒感染患兒也易合并肝、心肌損害等,需要立即就醫(yī),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及時接種疫苗防患于未然
輪狀病毒腹瀉在我國屬于丙類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輪狀病毒在冬季發(fā)病率較高,青島地區(qū)的輪狀病毒感染高發(fā)期為12月到第二年2月,目前門診上已經開始出現(xiàn)了感染輪狀病毒的患兒。目前,治療輪狀病毒感染并無特效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接種疫苗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最佳手段,應從寶寶6個月大時開始盡早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早接種早保護。
佟建寧介紹,如今嬰幼兒接種的是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為減毒活疫苗,一般建議家長在寶寶6周開始盡早接種第一劑次,后續(xù)間隔4-10周左右再接種第二劑次,在32周齡之前接種完第三劑次。接種疫苗并非一勞永逸,疫苗選取的是臨床上常見的五種亞型,如果孩子感染了其它亞型,也有可能再次感染輪狀病毒。佟建寧特別指出,相比沒有接種的孩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的患兒臨床癥狀會輕、病程會縮短,這是接種疫苗的意義所在。
何時就醫(yī)要看“衣食住行”
如果家中孩子突然腹瀉,家長如何護理,何時送醫(yī)?佟建寧給出的辦法是,觀察寶寶的“衣食住行”,建議家長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看吃得好不好,玩得好不好。“比如說寶寶發(fā)熱拉肚子,但是不影響吃、玩,尿量也正常,這種情況下在家吃退燒藥觀察是可以的。”但佟建寧特別提示家長,要注意科學補液,補充的是電解質而非簡單的喝水,關鍵是補液鹽,及時有效地糾正孩子的脫水癥狀。如果寶寶發(fā)熱不退,或者持續(xù)嘔吐,無法進食和補液,佟建寧建議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必須帶著孩子馬上到醫(yī)院去就醫(yī)。另外,寶寶如果肚子疼得很厲害,出現(xiàn)了膿血便等情況,或精神狀態(tài)明顯不佳,出現(xiàn)了精神萎靡、精神煩躁的情況,家長需要立即帶著孩子就醫(yī),接受專業(yè)的治療及時扭轉局面。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