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2月11日
地點: 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海拔3860米)
天氣:4℃/-12℃ 晴
24節氣中的大雪剛剛過去,節氣書上這樣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現在,北方大部和西南部分地區都已經邁進了冬日門檻,全國幾乎有五分之三的國土進入了冬季。日喀則自然也早就進到了冬天。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青藏高原,雪域圣地,應該是大雪紛飛,銀裝素裹。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在之前的日記中,我曾經遐想:“冬天的景象我還沒有見到,不過,應該會常有雪降下,一番白雪皚皚的景象,就是想象中的雪域高原的樣子。”然而,我錯了。我從不曾想到,冬天的西藏,并沒有雪白一片,有雪的地方只是在七八千米高的雪山之巔。甚至,看到雪的機會還比不上夏天和秋天。
7月13日,南木林縣城附近路段降雪。
11月16日,東嘎鄉楚貴村結冰的濕地旁,村民趕著牛群放牧。
日喀則的冬天特別長,幾乎占據了半年的時間。一般來說,日喀則的春天和秋天特別短暫,分別也只有一個多月;夏天是雨季,從6月到8月,幾乎天天能看到雨。而從10月底開始到第二年的4月,幾乎都能算是冬季。整個冬季里,在日喀則市區能看到雪的機會也就兩三次,而且基本都是集中在三四月份,年前想看到雪,只能到喜馬拉雅山脈中的幾處山口和南麓的山溝里,比如吉隆溝、聶拉木、陳塘溝、亞東縣等處。這幾處地方地處喜馬拉雅山脈面向南亞次大陸的山口,豐沛的印度洋水汽源源不斷地涌過來,遇到高原上的冷空氣,就變成了雪。我之前的同事何燕從小在聶拉木縣長大,這里是中國和尼泊爾的重要貿易通道,在短短幾十公里的距離內,海拔從5000米急劇下降到2000多米,大量的水汽在這里匯集,常常降下大雪。通常到了12月中下旬,大雪封山就把聶拉木縣和日喀則其他地方隔絕起來。據何燕說,她小時候曾經遇到一次大雪,把一樓都掩蓋住了。
11月24日,冬天枯水期的雅魯藏布江河谷。
12月11日,日喀則的冬天,就是這樣的。
然而,在離喜馬拉雅山脈稍遠的日喀則、拉薩、山南市區周圍,在冬天常常是很難看到雪的。因為青藏高原東面是橫斷山脈,南面和西面是喜馬拉雅山脈和岡底斯山脈,北面則是昆侖山脈和唐古拉山脈。海拔超高、面積超大的青藏高原阻擋了北方的冷空氣“爬升”,加之氣候干燥水汽稀薄,自然雪也就少了。于是,我們常常看到的冬季西藏,就是一幅荒原的景象,沒有一絲綠色,到處就是光禿禿的。就連一些海拔七千米左右的雪山頂上,也只有一點點雪色。冬季的西藏也與青島不同,晝夜溫差能接近20℃。現在這段時間,凌晨最低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12℃,白天雖然氣溫低,但是由于冬季云層稀薄,日照非常充足,在陽光下反而感覺還比較暖和。不過要是到了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那還是感覺到深入體內的寒氣。而在西藏北部地帶的阿里北部和那曲市,最低氣溫已經達到了接近零下20℃。
12月11日,從南郊看向日喀則市區方向。
在高原生活過的人都知道,由于沒有了綠色植被制造氧氣,本身氧氣含量就比內地低三分之一的西藏,到了冬天氧氣含量更是雪上加霜,也就能有內地的一半多一點。然而,即便是到了冬天,西藏的各族干部群眾,仍然在為建設美麗西藏而努力奮斗著。(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建亮)
責任編輯:劉聰聰